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七十三章 升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三章 升職 (3 / 3)

而在這個過程中,他不僅能夠培養出一批善於查賬的下屬,還能挑選一些具有工業開拓基礎的技術人員,這些人將會變成技術傳播的種子。

但是,該如何協調這裡面的利益,朱瞻基還沒有想好。

只要是工業,不管有多麼簡略,多麼基礎,都會涉及到競爭和利益。

就比如王家和張家都印染的,兩家各有千秋。王家的技術人才不可能會甘心為張家出力,張家的也不可能甘心自己的技術被王家學去。

這些技術整理出來,又該如何推廣,涉及的利益分配問題會更多。

如今也沒有後世的通訊和運輸條件,如果用國有企業的方式來引導,只會養出一個個蛀蟲。

而且壟斷模式形成之後,長期以來,這種技術的改進就會停滯,一個個只會學會吃棺材本了。

想要技術革新,想要商業興旺,想要推廣科技的進步,私營經濟是最好的促進。

但是,私營經濟不利於國家統一資源,增強競爭力。何況,如今的人,對國家和民族的的認可,遠遠不如後世,大部分都是以家族為大。

這樣發展下去,只會像後世的山西蝗商一樣,成為國家和民族的蛀蟲。

一切的根源都是制度的奠定,沒有一個好的制度,每一家按照不同的模式來發展,雖然百花齊放,但是卻都不會發揮出最大的競爭力。

所有的事務雜亂無章,一時之間讓朱瞻基甚至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實在是,需要改變的地方太多了啊!

而他現在不是皇帝,想要從根本制度上來改變,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即使當上的皇帝,那個時候,他面對的阻力也會更大。

現在還有朱棣幫他擋風遮雨,承擔壓力,而那個時候,他將直接面對文官階層的阻力了。

事情還是要一件件來做,想的太多也是沒用的事。

拿起了一疊關於江南絲綢行業整體規模的統計,朱瞻基認真地看了起來。

絲綢,瓷器,鐵器,茶葉,白紙,這是大明對外貿易的五大品種。絲綢,瓷器和茶葉不用說了,即使在後世,朱瞻基也知道這幾個貿易品種的規模。

但是來到這個時代以後,朱瞻基才發現,鐵器和白紙,在這個時代的銷量,也絕對不小。

白紙主要銷往東瀛和朝鮮,那裡的文人階層,對產自大明的白紙需求極大,甚至供不應求。

而鐵器不僅僅只有兵器,菜刀和鐵鍋都是。而出口銷量最大的就是朱瞻基從來沒有關注過的鐵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