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六十五章 文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五章 文臣 (2 / 3)

五軍都督府和兵部這一個武將自營地,一個文臣制約武將的機構,相互之間雖然會經常爆發一些小矛盾。但是一切都還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並且沒有誰高誰低之分。

雖然朱瞻基因為受到後世的一些影響,對儒家的印象並不好,但是隻有親身體會了之後才知道,一個封建王朝是離不開儒家這個佔據了社會主流思想的學閥的支援的。

而這個時代的儒家,其實也沒有他想象中那麼不堪。如今的朝堂內外,有著一大批具有理想主義和實踐精神的儒家文臣。

光是是朝廷的內部,朱瞻基認為不錯的文臣就有一大批。

像解縉、黃淮、胡廣、胡儼、楊榮、金幼孜、楊士奇、楊溥、蹇義、鬱新、劉觀、鄭賜、宋禮、金純、夏原吉、呂震、金忠這些人,都是在歷史上能夠留下自己名字的人。

而在朝堂之外,大明各地,像這樣的文人也不少。

比如以尚書頭銜兼任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的黃福,朱瞻基在後世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個人。

但是如今卻發現,黃福卻是他來到這個時代後,發現的最能幹的行政官員之一。

此人在控制交趾的策略方面,雖然執行的一些手段不太符合朱瞻基的心意,但是僅僅憑他單槍匹馬就能讓交趾人對他言聽計從,就能讓人知道他的能力了。

朱瞻基偶然間從奏章裡面發現了這個人,對他做了一番瞭解後,越發覺得自己不能小瞧古人。

因為這個人不論在什麼職位,幹什麼工作,都能做到讓人無可挑剔。

但是像黃福這樣的喜歡辦實事的人,在文臣裡面自然不夠清貴,也不會受到文臣自己的推崇,所以在歷史上名聲不顯。

洪武十七年,黃福登進士第。後入太學,歷任金吾前衛經歷。

他因為上書論國家大事,得朱元璋賞識,擢升其為工部右侍郎

建文帝即位後,頗為倚任黃福。靖難之役時,朱棣制奸黨二十九人名單,黃福位列其中。

但是後來因為其才華出眾,為官出色,朱棣不予追問,恢復其官職。不久,升任為工部尚書。

朱棣時期的大臣,被區分成為了幾個陣營,有朱元璋時期的,有建文帝時期的,也有朱棣自己的近臣。

像黃福這樣的大臣,如果和光同塵,夾著尾巴做人,可能還會有個好結果,但是因為他做事負責,結果遭到了不少對手的構陷。

陳瑛彈劾黃福不體恤工匠,於是被改為北京行部尚書。次年因事連坐,逮捕入錦衣獄,後被貶為事官。不久,恢復官職,因明軍進攻安南,其負責總督軍餉。

以文臣負責南征軍的總後勤官,黃福仍然做的非常出色。安南平定後,明朝改安南為交趾。朱棣命黃福以尚書頭銜兼任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成為大明著名的封疆大吏。

像這樣能做事的文臣是朱瞻基真正想要重用的,他雖然不能接觸朝政,但是也一直在朝堂內外尋找這些能臣,並記載下來。

至於那些只喜歡放嘴炮的,還是哪涼快哪待著去。

就比如解縉,雖然貴為朱瞻基的老師,曾經的內閣大學士,文采出眾,才華過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