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 (2 / 3)

只有離開皇宮,以退為進,在皇宮外發展自己的勢力,才能有機會跟自己的哥哥來掰手腕。

朱高燧可就不情願了,把文淵閣騰出來組建內閣也就算了。但是朱棣竟然是為了讓朱瞻基學習方便,就讓他搬出皇宮,這就未免太對不起他這個兒子了。

一個黃毛小兒,半點功勞未建,現在卻一下子越過了他們這兩個在戰場上屢建大功的兒子,如何讓人心服。

不過他為人本就陰鷙,表面上裝作若無其事,暗地裡卻加快了與兩個哥哥相爭的步伐。

文淵閣也就是明朝內閣的雛形,如今解縉身為首輔,卻也只是個三品官員。

他們相當於是皇帝的秘書,朝堂大事每日一匯總,他們這些秘書要針對每一奏摺給出處理意見,然後把奏摺和初步處理意見匯總到朱棣那裡去。

除了這些公務,解縉每天早上還要負責給六歲的朱瞻基講一個時辰的課,然後佈置課堂任務才去上班。

到中午時分,他會檢查一番朱瞻基的功課,並且告知朱瞻基哪裡對了,哪裡錯了,等朱瞻基徹底明白,這一天的功課才算結束。

經歷過後世的填鴨式教育,現在的這種教育方式對朱瞻基來說,根本沒有半點壓力。

後世的小學教育就是德智體美勞輪番交替,語文的廣博,數學的精深,徹底開發學生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能力。

而這種一個老師,一個學生的精英教育,學的還只有語文一科,所以這些對朱瞻基來說,學的非常輕鬆。

唯一不算輕鬆的,就是每日一百個大字了。

朱瞻基算是領略到了這個時代的人對於書法的重視了。在後世的人看來,寫字只是工具,只是途徑,但是這個時代的人,能把書法看的比文采還要重要。

他年齡還小,每天只需要寫一百個大字,但是這每個字都必須工工整整,一點錯誤不能出,哪怕字上面多了一個墨點,都需要重寫。

前世的周遊不是一個有耐心的人,但是每天寫這一百個毛筆字,真的非常考驗一個人的耐心。

不過他也沒有半點抱怨,而是把寫字當做了磨練心境的方法。

他卻不知道,解縉雖然每天只是簡單地讚賞兩句,但是他的字早已在內閣以及朱棣那裡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對於一個六歲的孩子來說,能夠用毛筆把字工工整整寫出來就很不錯了。這個時候,只是臨摹,根本沒有書法可言。

但是朱瞻基不僅僅是朱瞻基,他還是周遊。

周遊在現代社會中小學是個落後生,二流子。這樣的學生在上學期間為了出風頭,往往會寫一手好字。

周遊的硬筆書法就寫的很不錯,楷書仿了幾年龐中華,擁有了一點基礎之後又向行書方向發展,再到草書階段,就有了自己的風格。

他現在雖然只有六歲,剛開始練字,但是前世的風格卻影響到了現在。

所以他的毛筆書法雖然基礎差,但是整體的框架結構與風格都在,讓他的書法一開始就有了自己的風格。

並且他的書法風格不是那種華美優雅,自帶一種冷峻與凌厲,非常具有氣勢。

這對於一個六歲的孩子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解縉在他面前不會無底線地誇他,但是在內閣的一幫同仁,包括皇帝面前,只差把他誇成聖人了。

這也讓一幫同仁無不羨慕異常,能為世子師。並且還是一個未來極有可能當皇帝的老師,這可是解家三代興旺之勢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