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 (1 / 3)

在朱棣看來,自己的孫子是神童,自然也要安排一個神童當老師。

雖然是蒙師,但是朱瞻基是皇孫,所以內閣首輔解縉,這個曾經的著名神童成為了朱瞻基的老師。

當然,這個時候的內閣首輔可不是什麼高官,沒有半分實權,只是皇帝的參謀,內閣首輔也才三品。

到了後來,內閣才逐漸操持了朝政,並且兼任六部官員,才變成了一品。

朱瞻基對解縉的大名還是有些瞭解的,因為他是《永樂大典》的總編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不過這個人雖然博學多才,卻是個情商極其低下的二愣子,口無遮攔,得罪了太多人。

朱瞻基對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死因,竟然是被灌醉後埋進雪堆凍死的。

有一個這樣的老師,朱瞻基也不知道是禍是福。

他當老師的好處是他擅長書法,博學多才。壞處當然是他拉仇恨的能力太強,以後說不得要幫他這個二愣子擦屁股。

想到以後為了他要跟朱高煦,紀綱這樣的狠人打擂臺,朱瞻基就覺得頭疼。

永樂元年,朱棣忙著清除建文帝餘孽。

凡建文年間貶斥的官員,一律恢復職務。建文年間的各項改革一律取消,建文年間制定的各項法律規定,凡與太祖相悖的,一律廢除。

為了讓自己的皇位顯得合法,他不得不善待讀書人,並且提拔了一大批原建文帝時期沒有政治偏向的文人,幫他吹噓揚名。

崖山之後,蒙元入主中原百年,有氣節的文人世家幾乎被清除一空。

從朱元璋時期開始,文人就只是皇帝的應聲蟲而已。

朱棣奪取了侄兒的江山,也唯有一個清流方孝孺剛正不阿。

何謂清流,也就是嘴炮而已,辦不了半點實事,於國於民沒有半點貢獻。

天下太平之時,清流可以作為平衡朝堂的工具,亂世之時,清流就是拖後腿的廢物。

朱棣就是看出了方孝孺一心博名,卻沒有半點能耐,乾脆地一殺了之。

對文人,他雖然利用,卻從來沒把他們當回事。而且文人他也只用具有實幹之才之人,嘴炮在他這裡是沒有市場的。

他雖然不重視文人,對於實幹之人卻非常重視。在他上任之初,提拔的所有文人無不是當世之大才。

永樂元年,他就提拔了解縉與黃淮、楊士奇、胡廣、金幼孜、楊榮、胡儼組建文淵閣內閣。再加上後來的楊溥、蹇義、夏原吉,于謙等等,全部都是明朝中興時期最具政治手腕的文人。

雖然後世他的名聲不算好,但是縱觀五千年曆史,在當皇帝這個職業上,能夠與朱棣相比的皇帝,最多也不過三五人。

至於被後世吹上天的仁宣之治,康乾盛世,跟他相比就是渣。

朝堂風雲變化,這些跟現在才六歲的朱瞻基都沒有關係。為了讓朱瞻基蒙學,朱棣親自下令,在金陵給他的兩個叔叔修建王府,騰出了文淵閣。

朱高煦本來就不喜歡皇宮,他性喜漁色,在皇宮規矩大,不僅約束多,也失去了騰挪的空間。

要知道,皇宮可算是朱高熾的主場,他的目標是跟自己的哥哥爭奪皇位,在皇宮裡,他沒有半點優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