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電影人傳奇> 第367章 炮轟與被炮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7章 炮轟與被炮轟 (2 / 2)

“你許望秋一個內地仔有什麼資格對我們香江的事說三道四的,滾回去內地去吧!”

許望秋沒想到林匡會跳出來罵自己,他跟林匡一點交集都沒有,覺得莫名其妙,心想我他麼招你了啊?。不過他轉念一想,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這跟後世網上公知有些類似,你要敢說美國一句不好,就跟踩了他們尾巴似的,馬上會對你展開猛烈的攻擊。

林匡當然比公知還是要強不少的,起碼林匡是香江人,而公知只是精神美國人。其實林匡炮轟別人也不是第一次了,60年代的時候就罵過樑羽生。

當時梁羽生在《海光文藝》發表文章《全庸、梁羽生合論》,對金梁二人的做了一番細緻的點評和比較。林匡知道後,毫不留情面地諷刺道:“目的是拉全庸來替自己增光,行為若此,是高是卑,自有公論。只要看是不是把梁的武俠和金的相提並論,就可以看出這個人對武俠所知的功力是否深,萬試萬靈。全庸與梁羽生不能合論,絕不能。”

林匡為什麼要跳出來踩梁羽生呢?因為梁羽生是佐派,是親內地的。

許望秋本來就不喜歡林匡,他討厭林匡倒不是因為林匡兒子睡了很多人的女神周慧敏,而是這個人太喜歡黑中國了,只要能黑這個國家的,不管什麼獨統統支援。

如果是全庸、黃氈跳出來,許望秋可能就忍了,但林匡跳出來,真的忍不了。他不住冷笑,這可是你自己找上門的,臉被抽腫了,可別怪我啊!

許望秋很快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大公報》上,對林匡進行回應。

文章毫不留情地寫道:“看完林匡的《老鴉嫌豬黑》,我十分震驚。林匡認為我這個內地人,沒有資格抨擊香江法制問題。要按這個邏輯,你林匡一個逃犯,一個犯了刑事案潛逃到香江的人,又有什麼資格跟我談法制呢?

自從1957年潛逃香江後,林匡先生就致力於營造一張畫皮,為自己塗脂抹粉,將自己塑造成政治範,說他是受到了打壓、受到了迫害,才投奔自由世界的。但事情真的像林匡說的那樣嗎?我今天就來剝開林匡先生精心包裝的畫皮。

林匡說當年他在內蒙偷了幾塊木頭,而遭受迫害,才潛逃到香江的。林匡沒有說,他偷的這幾塊木頭是橋上的木頭,因為他偷走了幾根木頭而導致當天路過的拖拉機掉河裡,拖拉機駕駛員死亡。我相信在任何一個地方,林匡的所作所為都會被判刑,會以為危害公共安全罪入獄。所以,林匡不是政治範,而是刑事犯,根本不存在什麼迫害。

林匡知道自己罪行嚴重,在有心人幫助下,潛逃到了香江。按照正常人的邏輯,犯罪潛逃後,就算不反思自己的過錯,不去想那個被自己害死的駕駛員,起碼也應該低調做人吧。但林匡沒有這麼做,他將自己包裝自由鬥士,說自己受到了迫害,並在他的文章裡瘋狂抨擊和抹黑內地。5.60年代香江左右對立嚴重,右是香江的主流。林匡靠著政治上的投機逐漸走紅,成為所謂的才子。子,我倒是看到了,就是孫子的子;而才嘛,我是真沒看到。

古人說文如其人,這話是有道理的。我們去看林匡的,會發現他塑造的衛斯理是個雙重標準特別嚴重的人。只要衛斯理有興趣,可以隨便刺探別人的秘密,比如偷聽、跟蹤,甚至潛入對方家裡。但反過來,別人將這些手段的十分之一施加到衛斯理身上時,那衛斯理便會義正辭嚴的指責,甚至怒髮衝冠。

林匡為什麼會寫這樣一個人物呢?因為衛斯理就是林匡本身的寫照。林匡侵害別人利益,害死拖拉機駕駛員,他覺得自己一點問題都沒有;可政府要抓他,要將他關起來,他就開始高呼你怎麼侵害能我的利益,從此恨上了政府,在書裡陰陽怪氣地抹黑。

對於這樣的人,我就一句話,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許望秋這篇文章發出後,輿論一片譁然,香江群眾對此議論紛紛。

“沒想到林匡是因為在內地害死了人,才跑到香江的!”

“許望秋說的不一定是真的,也許是他編的呢?看林匡怎麼回應吧。”

“我的時候,就感覺衛斯理是個雙重標準特別嚴重的人。什麼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那是大錯特錯,放在衛斯理身上那就是天經地義。”

“許望秋嘴真毒啊!簡直把林匡罵成狗了!林匡可不是好惹的,肯定會罵回來的。就算林匡罵不過,他的好朋友可是全庸、黃氈和蔡闌,妹妹是亦舒,沒一個是好惹的,我看許望秋這次會吃大虧的。”

“那可不一定啊!許望秋跟人打嘴仗很有一手的!當初他在學校讀書的時候,開研討會的時候,一個人跟幾個專家辯論,把那些專家罵得住進了醫院。後來又跟評論界大打嘴仗,面對評論界的圍攻,屹立不倒。寫書,許望秋可能寫不過林匡他們;但打嘴仗,林匡他們真不一定打得過許望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