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電影人傳奇> 第290章 商人李黃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90章 商人李黃瓜 (1 / 2)

在這個時代,由於文化生活匱乏,為了豐富工人的業餘文化生活,全國很多省份在工會的組織下都成立了工人影評組,又被稱群眾影評。群眾影評水平參差不齊,對於電影的道德評價和政治評價佔比最大,有人表達對電影道德狀況的擔憂,也有人以安全的政治主張如愛國主義、支援改革開放作為電影評價的尺度,不同省份、不同的影評組傾向也不同。

魔都滬西工人文化宮影評協會是工人影評的代表,西宮影評組組長樓為華,是一個極富組織能力的工人活動家,在他的領導下,西宮影評組跟華東師大學生影評協會聯手,舉辦各種電影講座和藝術研討活動,吸引大批工人影評積極分子出席。朱大柯是華東師大的學生,也是《電影新作》雜誌的體制外編輯,因此他也就成了西宮的常客,頻繁出沒其間。

西宮影評組立場鮮明、觀點犀利,在魔都影響很大,以至於魔影廠每上映一部影片,總是西宮影評協會第一批評論。作為國內最受關注的導演,許望秋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上映後,西宮影評人當然不會錯過。他們第一時間看完這部電影,並組織了對電影的討論。

在這次討論上,朱大柯作了“許望秋電影與文化殖民”的演講。

朱大柯在演講中對許望秋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他對許望秋的批判集中在兩點上。第一,他認為許望秋鼓吹學習好萊塢,而電影也是好萊塢商業電影的模式,這是一種文化殖民。許望秋大肆宣揚鼓吹向好萊塢學習,是好萊塢文化殖民的吹鼓手。許望秋如果得逞會將中國電影帶入非常危險的境地,成為好萊塢的文化殖民。

其次朱大柯認為追求商業,本質上是迎合趣味,是一種煽情為最高目標的陳舊美學,把觀眾放在了任人擺佈的位置,這是中國文化變革程序中的一個嚴重的不和諧音,一次從“五四”精神的轟轟烈烈的大步後撤。

西宮影評組雖然號稱工人影評組,但實際上被文化精英主導,整個影評組的主流就是尊藝術貶商業。朱大柯抨擊許望秋自然得到了現場影評人熱烈響應。現場響起了非常激烈的口號:“打倒文化漢奸許望秋!”、“許望秋不倒臺,中國電影就沒有希望!”

《文匯報》文藝部主任徐春發正好在現場,他聽完朱大柯的發言後,決定組織一場關於許望秋電影的討論。他找到朱大柯,約朱大柯把發言的觀點整理成一篇3000字左右的文章。

《文匯報》是享有盛名的大報,聽到《文匯報》約自己寫稿,朱大柯高興壞了,馬上答應了。回去之後,他就在寢室埋頭寫稿。

與此同時,送走了東瀛代表團的許望秋正在跟夏夢聊劇本的問題。

《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劇本比今年年初看到的版本衝突更強烈,細節更加豐富,完全可以投拍了。《冷》改動比較大,其中有兩個地方改動特別大,一個是將男主角父母被殺的時間放在1967年,也就是六七暴動的時候;另一個則是將反派改成了地產商李黃瓜。

將男主角父母被殺的時間放到六七暴動的時候,是一個很妙的改動,會讓整個故事更真實,也更有歷史感。六七暴動的起因工人和資本家發生勞資糾紛,工人被剝削得太慘,起來反抗。隨著事態升級,抗議活動逐漸演變成了流血衝突。而在故事的後面主角的爆發,也是由於經濟危機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引發的,可以看成是一種輪迴。

許望秋對地產商有一種刻骨銘心的恨,而李黃瓜就是地產商的代表。在許望秋看來,像李黃瓜這種人就是社會的吸血蟲,是吸附在社會軀體上的毒瘤,後世香江發生的很多問題,李黃瓜是脫不了干係的,把他作為反派一點問題都沒有。

不過讓許望秋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夏夢性格比較溫和,是特別和善的一個人,沒想到她找人改劇本會改得如此劇烈,竟然會直指李黃瓜。

許望秋對此十分好奇,忍不住道:“夏夢姐,你很討厭李黃瓜,或者跟他有仇?”

夏夢沒有回答,反問道:“你知道六七反英抗暴嗎?”

許望秋點頭道:“知道啊,廖總、石慧姐他們還因為這個坐過牢。”

夏夢微微嘆了口氣道:“是的,石慧他們因為這個坐過牢,還有很多人因為這個而死。可是你知道嗎,李黃瓜是這事的始作俑者。在反英抗暴結束後,佐派工作大量被解僱,日子過得特別慘,而李黃瓜卻利用這個時機大肆斂財,用無數人的鮮血和貧困換來了,他李家的輝煌。佐派人士哪個不是對他恨得咬牙切齒的啊!”

許望秋知道六七暴動,但對整個過程並不是特別清楚,更沒想到這裡面還有李黃瓜的事,不由問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夏夢見許望秋對這事感興趣,便講了起來。李黃瓜最早是開塑膠廠的,1957年,他偶然在雜誌看到“塑膠花”在歐美市場非常受歡迎,於是在生產塑膠桶之餘,又經營起“塑膠花”產業。塑膠花為他賺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成為真正的富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