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恩興奮地道:“不要說拍十幾遍,就是拍一百遍也值得啊,這個鏡頭太出色了。不光視覺效果很神奇,而且將人物的內心,將人物內心的波動完美的展現了出來。”老頭看著許望秋笑道:“望秋,你們這部戲的攝影師定沒有啊?要是沒定,我來給你們掌機!”
曾練平是鄭國恩的學生,聽到老師想搶自己的位置頓時急了:“鄭老師,這部戲的攝影師早就定了,就是我啊!我為這部戲練習很久了!而且這部戲全部是運動鏡頭,有大量的手持攝影,您老身體吃不消的。”
鄭國恩本來是開玩笑,見曾練平這個反應,不禁大笑起來:“你這個小曾啊!生怕我把攝影師的位置給搶了!我不跟你搶,我不跟你搶就是了!”
移動變焦的神奇效果讓學校領導和老師們大為驚奇;而接下來的戰爭戲部分則真的讓在場老師們看傻了。上一世,1998年《拯救大兵瑞恩》在國內上映,引發了轟動。讓內地觀眾感慨,原來戰爭片還能這麼拍。現在許望秋將《拯救大兵瑞恩》的戰地攝影風格提前了二十年,衝北電老師造成的衝擊自然是難以用無言來形容的。
許望秋悄悄觀察在場老師的反應,儘管《鋤奸》片段畫面粗糙,而且連真正的槍都沒有,劉林他們拿著玩具槍、紙疊的槍,甚至是拿木棍當槍,但在場老師還是被深深吸引了。由於鏡頭切得特別快,而且畫面比較晃,老師們根本沒有時間去考慮其他的。
老師們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視機螢幕,生怕錯過一個鏡頭。手持攝影帶來的強烈臨場感,將老師們拉到了故事中,讓他們彷彿真的置身戰場。其中有些老師額頭都開始冒汗了。
七分鐘的片段放完,在場老師都站了起來,迅速將許望秋圍在中間。他們滿臉激動,七嘴八舌的說著自己的感受,說著電影中那些不可思議的鏡頭。
周傳基特別推崇畫外空間,而在《鋤奸》片段裡許望秋多次使用畫外空間。周傳基看完後特別興奮,手舞足蹈地表示:“你在電影裡的幾個畫外空間用得特別好,展現了無限空間的概念。我們很多導演就沒有這種概念,拍出來的鏡頭是死的,而你的鏡頭是活的!”
張暖新也忍不住道:“望秋啊,雖然我不認同你對好萊塢的推崇,也不認為中國電影學好萊塢是正確的,但從你拍的這幾分鐘片段來看,是真有水平啊!尤其最後那幾分鐘戰爭戲,大量採用手持攝影,沒想到戰爭片可以這麼拍。”說到這裡張暖新笑了起來:“這種手法明明是新浪潮的手法,你學著新浪潮的手法,卻又堅決反對新浪潮,這恐怕不好吧?”
許望秋笑著解釋道:“張老師,我沒有反對新浪潮,我認為應該有導演從事藝術上的探索,就像新浪潮那樣,但進行探索的應該是少數。整個電影行業的主流必須是娛樂性比較高的電影,這樣電影行業才能健康穩定的發展。”
學校領導也是懂電影的,也都被《鋤奸》新奇的視聽語言震到了。陸夢笑著道:“前些日子,這小子把參加座談會的專家罵得狗血淋頭,很多專家都說以後不到我們北電來了。這真的把我氣壞了,我們北電謙虛了幾十年,怎麼突然冒出個這麼狂妄的小子!今天一看,我就明白了。難怪這小子這麼狂,這是真有本事啊!”
在場領導除了唐自清沉默不語外,其他人都哈哈大笑:“這小子狂是狂了一點,但真的有本事。”、“不只有本事,而且本事還很大!”、“就這幾分鐘的鏡頭而言,我看國內比他強的導演不超過五個!”
笑過之後,陸夢看著許望秋,神情凝重地道:“作為學校領導,我覺得對不起你們!你們寫出了這麼好的劇本,而且有這麼好的構思和技術,可我們卻拿不出錢來支援你們!”
許望秋聽到這話嚇了一跳,連連擺手:“這不是學校的錯,主要還是我們國家太窮,部裡面沒給學校撥經費,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陸夢聽到許望秋這麼說非常欣慰,轉頭看看周明,又看看其他幾位領導:“學校搞獻禮片本來就是想讓學校師生有機會進行實踐,《鋤奸》水平的你們都看到了。這麼好的片子要是不拍出來,我覺得愧對電影人三個字。我覺得獻禮片應該讓許望秋他們來拍,你們的意見呢?”
周明點頭道:“我同意,如果這都不支援的話,那是對中國電影犯罪。”
其他幾位領導都表示支援,就連唐自清都投了贊成票。《鋤奸》故事極佳,視聽語言又極具創造性,根本找不到反對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