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望秋這種看慣了後世商業大片的人來說,《女人比男人更兇殘》這種平庸的老片子簡直讓人昏昏欲睡。如果不是要給劉林他們作影片分析,他估計都睡過去了。
與之相反,其他人看得格外投入,有人看得吧唧有味,有人看得面紅耳赤,都覺得這部電影香豔極了。第一次看內參片的吳知柳更是有種開啟了新世界大門的感覺。露大腿、低胸裝、比基尼,還有半透明連衣裙下的若隱若現,這些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範圍。
電影放完,許望秋他們從電影院出來,坐在空地上討論。
吳知柳大發感嘆道:“資本主義國家果然墮落,竟然會拍這種電影。”
許望秋笑著調侃道:“這部電影毒性非常之大,必須馬上消毒。劉林同志,電影裡那個女人脫褲子的時候,你口水都流出來了,說明中毒很深,你先來消毒。”
內參片很多是以批判的名義放映的,看完電影有時候會組織批判,肅清影片對人們的毒害,這叫“消毒”。劉林故作正經,清了清嗓子道:“這部電影反應了資本主義的罪惡,裡面的殺手都是女人,而且是漂亮女人,她們本來應該有幸福的家庭,正常的生活,可她們卻成了殺手,這就是資本主義害的啊!但我覺得電影對資本主義的腐朽墮落展現得不夠,力度也不夠強。如果是我做導演,我會讓女演員一絲不掛,這樣才能將資本主義的醜態徹底曝光。”
許望秋他們聞言都哈哈大笑,明明是你想看女演員脫光,還給自己找這麼高大上的理由。
四個人笑鬧一陣後,回到了正題,許望秋開始給他們作影片分析。《女人比男人更兇殘》是一部跟風007的電影,在分析電影的過程中,許望秋給劉林他們講007電影,給他們講好萊塢,向他們傳遞一個觀念,牛逼的商業電影可以橫掃全世界,牛逼的商業片導演也能夠開風氣之先,成為萬人敬仰的電影大師。這算是一點私貨,許望秋希望以此影響劉林他們,希望他們不要走第五代導演淡化敘事、反戲劇的老路。
兩天後北電覆試開始,整個複試分為上午和下午兩場,其中影片分析安排在下午。
吃過中午飯,許望秋他們走進放映廳,找了個位置,等待工作人員放電影。與其他考生的凝重與緊張不同,劉林他們三個都相當輕鬆,甚至有點躍躍欲試。經過許望秋這兩天的指導,劉林他們對影片分析有了比較深入的理解,對接下來的考試非常有信心。
放映廳的燈光很快熄滅,大銀幕亮了起來。
不過等電影名字出來後,許望秋他們四個都愣住了,銀幕上赫然寫著——英雄兒女。
劉林、吳知柳和顧常衛激動得渾身發抖,他們前兩天才看過《英雄兒女》,而且許望秋給他們詳細分析過,這部電影什麼地方好,有什麼不足,甚至連影片分析該怎麼寫都講過;這簡直是送分題,運氣真的太好了!
劉林和顧常衛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讀出了狂喜。他們覺得這兩天拉著許望秋,讓他教自己怎麼寫影片分析簡直太正確了。
劉林無法抑制內心的激動,看著許望秋顫聲道:“望秋,謝了。”
許望秋也替劉林高興,心想劉林本來是進不了北電的,但現在有機會了,這傢伙運真是走狗屎運了!呸呸呸,這不是罵我自己嘛!他擺擺手,壓低聲道:“好好看電影,再想想文章具體該怎麼寫。”
劉林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說,盯著銀幕認認真真地看起來。
許望秋在看電影的同時,也在思考自己的文章該怎麼寫。《英雄兒女》在視聽上遵循的是好萊塢的經典敘事法則,用的也是好萊塢經典語言:全景交代環境,特寫交代人物,空鏡頭表示人物的心理,畫面分割遵循黃金法則,體現一種平衡、對稱、和諧的美感。各種象徵的運用也都規規矩矩,日出代表希望、前途光明,陰霾、雷電代表困境、痛苦等……
其實不只《英雄兒女》這樣,在第五代導演橫空出世前,中國電影在視聽語言基本上都是如此,連謝晉、謝鐵驪這些大導演的作品也都如此。這些電影雖然內容不同,但在視聽語言上並沒有根本區別,缺乏明顯的個人風格。
運動期間的電影尤其誇張,特別模式化,正面人物怎麼拍,反面人物怎麼拍,如何用光,如何給角度,連普通觀眾都一清二楚。許望秋十分反感運動時期的影片,裡面的人物拿腔拿調地說話,表情動作極其做作,甚至動不動就來個戲曲化的“亮相”,簡直像是喜劇片。
張然記得正因為如此,在1979年電影界展開了一場關於電影的討論。當時,業界的主流觀點是電影應該和戲劇離婚。這些人不僅反戲劇,還反敘事,甚至反文字,讓電影儘量減少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