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出正確的控火印,最重要的是一種玄之又玄的感覺,而師傅的作用在這時就體現出來了。
師傅可以在一旁看著徒弟控火,在一次次失敗中不斷修正徒弟的感覺,把調藥之火的變化掌握住,進而順利打出正確的控火印,這樣方可有機會成功調配出一枚魂藥。
每一種魂藥都有一套相應的控火印,這無法用語言文字描述出的印法,都要依靠經驗老道的師傅,一套套地演示才能傳授給徒弟,一切全靠經驗,如此一來,學習調藥學成為調藥師就十分之困難了。
那時的魂藥是珍稀物品,有的簡單低階魂藥甚至還被當成是傳承寶物或傳家寶來看待,在市場上很少有流通,僅被大勢力所掌握,而且功能較為單一,多以最實用的療傷類與衝擊星魂力境界為主。
一個調藥師的級別認定,不是由調藥手法能否達到應有水準而決定,而是由調出一枚相應等級的魂藥來決定。
就算調藥手法不過關,只要在調藥公會的認定考核中,好運地調配出魂藥,便算是那一級別的調藥師了。
或者在公開場合,調配魂藥成功,多人做證,調藥公會也會收集此類資訊,發以調藥師等級證明,就算的一生只成功過一次,那個級別也不會有任何人質疑。
也就是因為這樣,那個時候普通調藥師的地位普遍不高,大勢力培養或支援一位調藥師所要用到的資源,與那位調藥師調配出的寥寥無幾魂藥,兩者的價值相比輕,往往是前者更大。
調配星藥植成藥的機率太低,經驗式調藥手法太難掌握,導致調藥專業成了一個費力不討好的專業,若不是天賦極高,或掌握有大財富,很少有人想去選修這一專業。
因此,這一專業的高成就者一向都是白髮蒼蒼的老者,他們憑藉多年浸淫於調藥的深厚經驗,才有可能攀上此專業的頂峰。
也只有這種調藥專業的老前輩才是各大勢力的座上賓,如果不是大勢力或某位大人物急需某種魂藥,很少有人願意花大代價去請調藥師調配。
有時魂藥的價值比調藥師本人更高,若是無勢力的調藥師出門遊歷,如果不懂隱蔽身份,被兇惡之人所知,其風險比一般獵魂師要高得多,這幾個因素加起來,就讓調藥師成了只有在大勢力或大世家中,才能光明正大地出現的專業。
經驗法的發展在中古前期就達到了巔峰,其中以那時一名調藥巨匠秦漢志,所著的一本集古調藥學經驗法於大成的著作《九章丹注》為此法巔峰的標誌。
在九章丹注中,前三章的丹注分別闡述瞭望、聞、問這三大辨植方法,為後世“四辨法”的總結打下重要的基礎,那個時候“切”辨植法尚未成形,顯然當時的調藥師對於結晶位置及植紋印結構的辨別並不注重。
中三章丹注分別命名為藥鼎、除雜、化火,藥鼎章闡述了藥鼎的各種結構與型別,分析了各個部件對於調配過程中會有什麼影響。
除雜章分析了何為雜質,有如何去除雜及雜質對成丹的影響等內容,凝火章則針對獵魂師所化出的調藥之火進行分析介紹。
後三章是控火、凝鍊、成丹這調配魂藥的最後三大步,秦漢志對這三步進行了分析總結,融入自己的理解,把其變得簡單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