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漢帝國風雲錄> 第二卷 亂世豪雄篇 第十一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六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亂世豪雄篇 第十一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六節 (2 / 3)

大將軍未雨綢繆,算無遺策。難道他真的是算無遺策?去年的長安兵變,導致丞相蔡邕下臺,李瑋上位,大量武人隨即入朝,而這些武人主要在哪裡供職?

州郡。現在幷州刺史是張白騎,幽州刺史是樊籬,冀州刺史是楊明,青州刺史是張郃,兗州刺史是高覽,涼州刺史是皇甫酈、司隸校尉是張遼,河南尹是徐晃,僅豫州刺史王澤和京兆尹餘鵬兩位大臣不是武人,但這兩人都是北疆大吏。

也就是說,一旦改制實施,朝廷只要下旨暫時授予州刺史部分軍政大權,督領郡國,那麼州郡就亂不起來。

徵南大將軍鍾繇雖然坐鎮豫州,但豫州刺史是王澤,蕩寇將軍雷重又有七萬大軍駐紮於許昌,鍾繇即使背叛了,也難以影響大局,豫州依舊牢牢控制在朝廷手裡。

先有李瑋出任丞相,後有武人坐鎮州郡,社稷穩若磐石。這個時候大軍遠征西疆,挑起朝廷財賦危機,繼而借改制之名,搶奪王公貴族、門閥世家和商賈富豪們的財富,這難道都是巧合?

回過頭去想想,這種巧合未免也太神奇了吧?不可能。大將軍要我把燕無畏和風雲鐵騎調回晉陽,那還是去年年底的事,這一切都是大將軍安排好的。

他把李瑋推到丞相的位置上,把武人調到州郡任職,目的就是為了搶奪財富,為了能讓國庫盈實,為了給小天子主政打下堅固基礎。

皇帝沒有錢,靠賒貸過日子,靠別人的臉色過日子,靠賣官鬻爵過日子,哪裡還有威望可言?

哪裡還能中興社稷,穩定天下?豹子大哥為了大漢,當真是殫精竭慮,無所不用其極了。

我應該幫助他,有了豹子大哥的承諾,我即使死了,也心甘情願。

“要做就要做成,否則就不要做。”長公主望著三位神色驚喜的大臣,鄭重說道,

“按此策改制後,朝廷一年能增加多少收入?你們具體算過嗎?”

“目前無法具體測算……”李瑋說道,

“我和丞相府的一幫掾屬們大概測算了一下鹽鐵收入。如果朝廷收回所有的開採權,再確保一半的經營權,那麼朝廷一年至少可以增加二十億到三十億錢的收入。”

“有這麼多?”長公主難以置信。

“哼……”李瑋冷笑,

“少府的收入為什麼這麼少?錢都讓別人搶走了。鹽鐵官營後,朝廷收入隨即增加,均輸和平準也就能發揮作用,朝廷因此還能增加大約五億錢的收入。”李瑋繼續說道,

“如果加上限田罰租和增收的商稅,朝廷一年至少可以增加三十億到四十億錢的收入,這樣朝廷財富的總收入就能增加到一百億錢。”長公主聞言大為興奮,

“具體計策呢?”

“重修《鹽鐵律》,收回開採權,重建鹽鐵官,這樣朝廷就能牢牢控制鹽鐵價格,繼而透過價格狠狠打擊鹽鐵商,把鹽鐵商手裡的錢拿過來。鹽鐵價格降了,谷價上升了,農夫們的收入也會增加。”

“重修《均輸律》,確保大司農諸官掌握所需的各郡國貨物,以充實府庫。大司農要向各郡國大量派遣均輸官,把應由各郡國依例輸京而京師並不需要的物品,從出產處轉運他處出賣,透過輾轉交換,把京師所需的貨物運達長安,儘可能消除各郡國貢輸往來煩雜、物品質量差、運費甚至超過貨物價值的一些不合理現象。”

“重修《平準律》,在京師、洛陽、邯鄲、晉陽、薊城等地設平準官,接受均輸貨物,按各地市場價格漲落情況,貴則賣之,賤則買之,用以調劑供需,節制市場。”

“如此一來,大司農就控制了鹽鐵生產和貨殖買賣,商賈富豪們難以從中牟取暴利,而各種物價也不致於暴漲暴落,導致百姓窮苦不堪。此策不但可以讓朝廷增收,國庫充盈,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確保農夫的收入,讓他們過上溫飽日子。”長公主連連點頭,擔憂地問道:“此策若想順利透過,難度有多大?”李瑋、田豫、田疇三人相視苦笑。

“難度應該不會太大。”李瑋猶豫了片刻,慢慢說道,

“當年,孝武皇帝連年征戰,國室虧空,把文景時期留下來的府庫積蓄全部用盡了。而當時土地兼併又日趨嚴重,朝廷財賦嚴重不足。孝武皇帝為了增加收入,下旨募民入奴婢、入羊、入錢、入粟以拜官或贖罪,又設武功爵出賣,力圖籌措錢財。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他又打破了商賈不得為吏的禁令,任用大鹽商東郭咸陽、大冶鐵家孔僅為大司農丞領鹽鐵事,任用洛陽大商賈桑弘羊為大司農中丞主持改制,先後實行了鹽、鐵、酒官營,均輸、平準、算緡、告緡,統一鑄幣等一系列新政,極大地緩解了危機。”

“今日天下的形勢和孝武皇帝朝相比,要嚴重百倍千倍,不改制不行。大漢歷經四百年,血淋淋的教訓歷歷在目,相信朝中的大臣和各地商賈富豪還不至於財迷心竅到失去理智的地步。和生命比起來,錢財不過是過眼煙雲罷了,不足為重。朝廷此次改制,已經竭盡全力兼顧了各方利益,如果有人一定要置社稷安危於不顧,那就毫不客氣,效仿孝武皇帝,以雷霆手段,堅決鎮壓。”長公主神情冷峻,望著殺氣騰騰的李瑋,沉默良久,

“難道非要殺鳴?不能好好商量嗎?”

“如果殿下同意,臣打算年後在未央宮召集大臣、大儒和一些商賈富豪商討此事。”李瑋說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