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弄幾個莫名其妙的主持人,傻兮兮的說些白痴話,“啊,這是在放醬油了。”、“啊,這是黑胡椒粉還是白胡椒粉?”、“這位選手做魚之前會先油炸一下誒。”
那叫煎好麼……
那些電視臺做的廚藝節目,還真沒有網路上個人做的做菜影片好看。
反正現在正規的廚藝節目越來越少,近些年幾乎沒了,即便有,也冒不起水花。
作為對比,網路上的美食博主卻越來越多,各路頂級名廚也紛紛下場,熱火烹油一般,播放量還都挺多。
說明不是觀眾不愛看,就是那些節目做的爛。
“白瞎了那手藝,前兩年我記著高柄義還參加過呢,多好的手藝啊,拍的那麼爛,真不如看老飯骨呢,沒意思……”
侯暉最後評論一句,飯局散去。
——
結果沒過幾天,侯暉又來找梁啟元了,還有些不好意思。
“那個,上回說的廚藝比賽節目,我打算報個名,一起啊。”
梁啟元面露不解,“你不是說那是噱頭,沒意思麼?怎麼又要參加?”
說完連連擺手,“不行,我的手藝我知道,本地都排不上號,參加不得比賽。”
侯暉搖搖頭,“不是參賽,是報名當評委。他們這回全是專業評委,要二十個美食家,五位名廚,現場打分。參賽的都是頂級好手,國宴大廚。上回說的高柄義也參賽了,別的不說,能有幸嚐嚐高老的手藝也值啊。”
前面還好,但聽到高柄義的名字,梁啟元來了興致,“怎麼回事,詳細講講。”
“是這樣的。”侯暉清清嗓子,喝了口茶水,準備好長篇大論。
“這回不是電視臺組織的,是去年拍《尋味》的那家。《尋味》拍的好啊,真講好東西,介紹的那個吃藥材野果,喝山泉,能上樹能游水,能鬥老鷹的烏雞,我還買到一隻,美味。還有先秦牧馬草場的牛、山城五花七層的豬,好味啊,好味。”
侯暉關注的主要是尋味中介紹的食材。
而梁啟元作為一個廚師,注意的卻是另一個方向。
“三位大廚手藝也是真好,不同派系理念差異,三岔路分開,卻又殊途同歸,讓我在廚藝一道的理解受益良多啊。”
“對對對。”侯暉馬上介面,“就是做尋味的這家,他們其實是家農企,做頂級食材和培育新品種的。這次做的節目叫做《新味》,目的是推介新品種的食材,據說從未在市場上出現過,發現之後一直在實驗室裡,最近才研究明白。辦這個節目一是為了推廣出去,二是因為這個東西誰都沒見過,找大廚研究做法。”
“到底是什麼新食材?”梁啟元急忙問道。
侯暉一聲苦笑,“不知道。得到比賽開始才公佈,怎樣,報名當評委如何?”
“必然要去啊。怎麼報名……”
國宴大廚和全新食材,對老饕的吸引力是無限的。
而且還有《尋味》的口碑在前,一下子全國各地的老饕和美食家都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