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月的觀察期內,郝彩雲必須小心謹慎。
本來侄女吳敏的一日三餐,郝彩雲只需要從後廚盛一些拿回小賣店,既省事,還省錢。
可是如今她這個情況,絕對不能讓別人再抓住話柄了。
不僅她要小心些,她的侄女也必須要小心些。
“小敏,你平時在廠子裡不要亂逛。廁所你也知道在哪了,其他地方不要去。要是待著沒意思,你就出了大門右拐,走個兩站地有一個公園。你沒事上公園溜達溜達,想要吃啥,就買點啥吃。”郝彩雲塞給吳敏一百塊錢。
“廚房做出來的菜都是給員工吃的,我不好給你端回來吃。廠子旁邊那一排平房,有包子鋪和拉麵館,你每頓飯去外面吃點。錢花完了,我再給你拿。”
郝彩雲交待完侄女,就要騎著車出門。
後車座被吳敏扯住,她也要跟著郝彩雲出門。
“我是要出門去周圍找找兼職的工作,風挺大的,你還是在家吧。”哪有出去找工作,還帶著個孩子的。
本來郝彩雲還以為,吳敏的性子一定會和她糾纏一番。沒想到,吳敏的手突然鬆開了後車座,還笑眯眯的讓郝彩雲趕緊走吧。
這孩子,突然間懂事了?
郝彩雲也沒多想,抬腿蹬上車,嗖一下就出了修理廠的大門。經過門衛的時候,還提醒門衛老頭最好帶上點帽子。這麼冷的風,別把頭皮吹翻了。
門衛老頭笑罵了一聲,揉著自己那顆像滷蛋的光頭站起身,還真就回屋拿帽子了。
騎車走到衚衕拐角的時候,正好碰到了收廢品的老大爺方鍾。
方鍾每天騎著三輪車走街串巷的,郝彩雲在他破舊的三輪車前後左右各貼了一張尋子啟示。這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方鍾丟了兒子呢。
郝彩雲停下腳踏車給方鍾打招呼。
“方大哥,最近生意怎麼樣啊?”
方鍾抹了把下巴上黑白相間,颳得並不整齊的胡茬子笑了笑。“哈哈,我這算什麼生意啊。勉強餬口,勉強餬口。”
郝彩雲看了一眼三輪車車斗裡的紙殼箱子和塑膠瓶子,確實不太多,看來最近賣廢品的人很少。
方鍾五十六歲了,一個人住在拆除的廢墟中的紅色磚房裡。聽說當初拆遷的時候,方鍾始終不同意賠償協議,他不簽字,就成了釘子戶。
聽著方鍾凍得吸溜了一下大鼻涕,隨手用袖子擦了擦。郝彩雲忍不住開口:“方大哥,現在時代在進步,拆遷重建肯定是避免不了的。我們這代人啊,要與時俱進,接受新的東西。你與其風裡來雨裡去的騎著三輪收廢品,不如就在那張賠償協議上籤個字。樓房住著住著就習慣了,沒必要捨不得那磚瓦房。”
方鍾則是深深的嘆了口氣,低垂著頭,後背佝僂著。
“我兒子也勸我,你也勸我。我當然知道簽了那個協議能分到樓房住,可是我老伴她不能跟我一起搬走啊。我老伴走了這麼多年,每次回到那間房子裡,我就覺得她還在。有時候夢裡夢到她,就見她坐在椅子上給我縫衣服。要是這房子拆了,她找不到家了怎麼辦......”
“我還能活幾年啊,就想在這房子里老死,不想離開。年輕人不懂我這點念想,大妹子,你也不明白我的想法嗎。”
郝彩雲被方鍾這幾句話說的也有些心酸。
方鍾對那紅色磚瓦房有執念,對已逝的妻子有執念。別人說再多,都是徒勞。
“嗐,我咋不明白你的心境呢。說到底,籤不簽字,搬不搬走的,都是方大哥你說了算。你不想搬,就先不搬唄。我看著周邊一時半會的也規劃不起來,且得一陣子才能建高樓呢。別人說的都沒用,最後拍板決定的還是你自己。”郝彩雲蹬上腳踏車,打個招呼就要先走。
方鍾卻叫住郝彩雲,問她著急忙慌的要去幹啥。聽到郝彩雲要去找兼職工作,立馬說自己這裡倒是有一個。
在離修理廠四站地的距離,中國戲曲學院的斜對面有一處大院。院子裡住著的都是戲曲學院的老師和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