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也少不了找幾個經理、總裁什麼的背黑鍋,在譴責一下他們管理失誤,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些人都是亂黨,在輿論上已經被黑到了鍋底,只要奧地利帝國存在一天,他們就不可能被翻案。
不要以為歐洲沒有株連九族,奧地利政府就不會搞株連了。牽扯到了叛亂,高高在上的貴族都要完蛋,何況是升斗小民呢?
大家都在裝糊塗,普通民眾日子是不會承認自家有人造反的,只要安分守己,政府也假裝什麼都不知道。
反正戰爭時期那麼亂,想查情楚也非常的困難,就直接當死亡人數處理了,不然梅特涅拿出的死亡人數是怎麼來的?
這些人在戶籍上已經被死亡了,家屬也把他們當成了死人,很多人的葬禮都提前舉辦過了。
除了最初弗朗茨鎮壓維也納叛亂的時候,“叛軍爭先倒戈”的被從輕發落外,義大利地區和匈牙利地區的叛軍,基本上都屬於死人了。
這些人也成了最好的勞工,死過一次的人不能再一次,這些人死了直接一把火燒了完事。
不需要支付工資,不需要支付撫卹金。沒有家屬鬧事,沒有媒體譴責,不會有任何後續麻煩。
唯一的問題是這些人在政府手中,想要使用自然要付出代價了。按照事先的約定確實沒有那麼多附加路段,可是同樣也沒有承諾提供免費勞工不是?
沒有猶豫多久,大家還是決定修。只不過把這些路段放在後面修,反正省去了最大的一塊兒人工開支,也增加不了多少預算。
未來有利潤就投入運營,沒有利潤十天半個月發一趟車,這也是他們的自由。
奧地利的鐵路只要控制了運營班次,虧本的可能性其實並不大,再偏遠的地區,十天半個月都可以湊一車貨出來。
鐵道部規劃出來的路線,連通的都是城市,又不是鄉村,怎麼可能沒有生意呢?
冷門路線,不能夠賺到錢,可是保本的問題卻並不大,就算是虧損也不會太多。
這是私營鐵路公司的優勢,他們可以靈活調配列車班次,貨運、客運都可以根據實際需求來調配。
政府運營就不行了,如果給下面排程人員,這麼大的許可權,估計鐵路系統很快就會被他們掏空,這個監管起來還非常的麻煩。
私企老闆自己會盯著,政府派誰盯著都不能夠保證不被腐蝕,總不能弗朗茨這個皇帝每天都去關注這個問題吧?
還有就是政府要考慮政治因素,很多地方經濟發展需要鐵路每天運營,短期內鐵路系統會虧錢,可是地方經濟也被帶動了起來,政府的稅收增加了。
最後政府是虧了,還是賺了,這筆賬很難算的清楚。
為了避免大規模腐敗,減少損失,政府運營的大部分鐵路,班次通常都被固定了下來。
想要排程,就必須要層層打報告,除非是特殊情況,大多數時候很少有工作人員會自找麻煩,運營成本自然就上去了。
經過一系列的討價還價,大家終於還是達成了一致,奧地利的鐵路大建設啟動了。
為了在最短的時間收回成本,這次採用的是“三邊方案”(邊勘探、邊設計、邊施工)。
鐵路建設工作才剛剛開始,大家無奈的發現了一個問題,貌似鐵路周邊的砂石礦都落到了奧地利砂石集團手中。
這讓很多人後悔不已,在鐵路修建之前,也就城市周邊的砂石還值點兒錢,荒郊野外的砂石根本就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