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五百零五章 危機並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五百零五章 危機並存 (2 / 4)

出乎於朱平槿意料的是酉陽土司和它屬下的邑梅土司。

酉陽土司世姓冉,當今的宣慰使名叫冉天育。邑梅土司世姓楊,在位的長官名叫楊勝皞(HAO),據說與酉陽土司下屬平茶、石耶、地壩三個長官司和三個千戶所都是一個楊氏先祖(注二)。

李崇文報告,酉陽土司的應襲冉奇鏣(SHU)暗夜求見李崇文。

冉奇鏣感謝夔州王莊對留駐夔州的酉陽土兵的接濟,為此酉陽土司願意向蜀王府獻上大筆金銀,並將駐守奉節城江南的千餘土司兵轉隸護國軍。作為回報,他希望蜀王府和四川官府能派特使到酉陽官寨走一圈,重申酉陽土司對當地的世襲統治權。

這種送上門的好事李崇文當然不會放過,

他當即答應下來,然而一刻鐘後就後悔了。

冉奇鏣剛走,邑梅長官司的應襲楊秀夫隨即遞帖子求見。

楊秀夫的年齡比冉奇鏣大得多,也要成熟得多。或許知道冉奇鏣前腳剛走,楊秀夫一進房便嚎啕大哭,請求蜀王府和四川官府主持公道。李崇文心道不妙,開口一問,果然如此。

楊秀夫道,這些年酉陽土司內亂不止。

崇禎九年,酉陽土官冉天允率眾作亂,土司冉天麒棄官寨而逃。去年獻賊寇蜀,酉陽土司奉命發兵夔州府。冉天麒發兵不發糧,導致奉節城南的土兵譁變。冉天麒逃跑途中,被土官冉良光所弒。

冉天育是冉天麒的次庶弟。他一上臺,立即把矛頭對準了周邊小土司,企圖用對外戰爭來轉移內部矛盾。

冉天育派七弟冉天澤屯兵俊倍裡,威脅邑梅、平澤等楊氏土司;以六弟冉天德屯兵上際裡,威脅湖廣的散毛土司。

有證據表明,冉天育正在勾結湖廣的永順、保靖兩個彭姓大土司和他母家黔北的白氏,準備趁時局混亂之際,滅了幾家楊氏小土司。

楊秀夫也懇請蜀王府和四川官府派特使到邑梅土司等楊氏土司走一遭,最好再帶一份世子的令旨來,肯定楊氏對祖宗之地的世襲統治之權。

作為回報,楊秀夫代表邑梅、平茶、石耶、地壩土司等楊氏土司表態,願意加入世子朱平槿護國安民的偉大事業。楊氏土司地瘠民貧,銀子和糧食沒有,但是能打仗的土民不少。冉氏獻出多少兵,楊氏也獻多少兵,而且只多不少。此外,楊秀夫還願意以土司當地的特產桐油為貢品,爭取蜀王府的支援。

這時恐怕李崇文已經明白,他一不小心便陷入了土司之間的剪不斷理還亂的世代仇殺。李崇文推說要奏報,暫時沒有答覆楊秀夫。不過為了弄清幾家的實情,李崇文便安排了隨行情報人員以市場考察為名,對冉楊二氏進行秘密察訪。

關於流民,李崇文奏報,南路流民大隊已經過了施州衛,進入萬縣和石砫地界,很快就會到達忠州;北路流民經過夔州的奉節、大昌、大寧、雲陽四縣大量分流後,後繼大隊已經過萬縣接近梁山。

李崇文已經指示大竹、鄰水、渠縣、達州等地王莊做好接納準備。可路上仍有小股的土暴子攔路搶掠,讓夔州的魏辰和達州的馮如虎剿不勝剿。

李崇文還道,自從墾荒條例頒佈後,川東各地爭地搶墾之風愈演愈烈。

搶了地就要招人耕種。萬縣駐軍譚詣(YI)以田糧為誘餌,暗中拐走了兩千餘流民,其中有精壯數百。此外當地士紳誘走的流民也不少。他根據各隊報告,估計入川人口損失當在兩萬人以上。

李崇文建議朱平槿,立即以軍隊接應流民,防止這種人口的無序流失,同時震懾川東的官軍和士紳。

李崇文還建議,流民的首要安置地區,放在蜀王府已經完全控制的渠江、嘉陵江、涪江中下游流域。三江中下游地區地域廣大,水土肥美,人口流散,產權清晰,王莊健全,是實施大規模農業整體開發的絕佳理想之地。

他估計,經過一到三年開墾,三江中下游地區至少可以增加兩個都江堰灌區的規模。耕地總面積達到七百萬畝畝的,糧食總產量達到每年一千四百萬石。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