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11 燕王朝奏請安豐,察罕夜使通浙西(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1 燕王朝奏請安豐,察罕夜使通浙西(上) (2 / 3)

所以,幾乎沒多做耽擱,便在當天下午,他就準了劉十九所請。並當即選定了出使安豐的使者,定於明日一早便就前去安豐請賞。

……

剛剛處理完此事,堂外時三千進來,說道:“大將軍,您的坐騎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動身。”

鄧舍愕然:“動身?去哪裡?”

時三千更愕然:“大將軍您忘了?前天與城外大營諸將飲酒,席上您答應了郭從龍等的請求,約好了今兒下午出城打獵。”

鄧舍“哎喲”一聲,以手加額,輕輕拍了兩下額頭,說道:“瞧我這記性!竟給忘了。”一邊說,一邊隨手翻了翻置放在案牘上的成堆奏摺。

“那,您是還出城不出?”

此時天色尚早,遠望天空,蔚藍如洗。

鄧舍沉吟片刻,做出決定,說道:“既然約好的,便如軍法,不可言而無信,當然要去。也罷,自濟寧開戰以來,多日未得歇息,便趁這個機會放鬆一下。……,也算偷得浮生半日閒!啊?哈哈。”

洪繼勳、吳鶴年等皆在堂上。

吳鶴年湊趣,說道:“‘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主公精通兵法,深諳‘師老無功’之理。該歇息的時候自然應該好好歇息!”

“你這話說的不錯!老吳,這段日子,你也累得不輕,也該放鬆放鬆。今兒下午便隨我一起出城打獵,如何?”

吳鶴年嚇了一跳,連連擺手,說道:“就臣這能耐,騎馬走路已是勉強,怎能與主公相比,文武雙全?”

鄧舍心情不錯,和吳鶴年開玩笑,故意沉了臉,說道:“我下過一道令旨,‘教海東秀才學騎射’。老吳,你雖位居高職,卻也是秀才出身啊。距我下此令旨已有數月,怎麼?你還沒學會‘騎射’之術?”

“主公,您就饒了臣吧。”吳鶴年撩起袍子,便在堂上露出毛腿,用手指著,伸出去請鄧舍觀看,說道,“主公請看,這道、這道,還有這幾道傷,全是前陣子學騎射摔的!”

“哈哈。我與你說笑耳。”鄧舍轉問洪繼勳,“先生有意否?”

洪繼勳自比孔明,清高孤傲,素來瞧不起武將,雖也能騎馬,但若叫他去學騎射,與武夫們一樣舞刀弄槍,卻是萬萬不能,含笑搖頭,說道:“主公難得雅興,且請自去。……,估算時辰,該又有曹州前線以及有關察罕援兵動向的軍報送來,所以,臣等下還要去行院看看。”

“也好!若有緊急軍報,你可遣人叫我回城。”

洪繼勳答應了,與吳鶴年一起告辭退下。

……

出了城,四野皆綠。

麥收雖已漸近尾聲,但田間還有許多其它的農作物,諸如豆子、棉花之類。

豆子不須多講,說到棉花,棉花原產印度、阿拉伯,傳入中國大約是在南北朝時期,不過一直以來多在邊疆種植。直到宋末元初,才開始大量普及內地,關、陝、閩、廣種植得最多。

本來山東種棉花得並不多,但因鄧舍深知此物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與實用價值,故此早在海東之時,他就特別要求地方強制推廣,來到山東一樣如此。規定民田二十畝者,種植桑、麻、棉各半畝;二十畝以上加倍。

山東、遼東的蠶絲業不發達,種了棉花,別的好處不說,首先一個,至少民間、包括軍隊士卒的穿衣問題就得到了解決。

北方不比南方,江南不但蠶絲業發達,因為海外貿易的緣故,棉紡織業也已經很發達,單隻松江府一地,太平時候,每年就可供給朝廷軍用衣料幾十萬匹之多。——為什麼朱元璋說“天下諸侯,士誠最富”?他能不富麼?所佔地盤雖非最大,但又是產糧,“天下糧倉”;又有絲綢、又多棉紡織業,“衣食住行”,他佔了兩個“天下第一”,不富才奇怪了呢。

這也是為什麼鄧舍覬覦江南的一個重要原因。

遼東偏遠,山東久經戰亂,都太窮了。儘管有南韓這塊還算富庶的地方頂著,但說句實在話,從奪下雙城起,幾年來,鄧舍就沒閒過,差不多十天一大仗、三天一小仗,銀錢、糧秣方面早就十分困窘了,捉襟見肘。

欲逐鹿中原,沒有堅實的經濟基礎肯定不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