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2 小鄧初定安徐策,老洪倡言建新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 小鄧初定安徐策,老洪倡言建新軍 (3 / 4)

“請講。”

“在安徐之策上萬萬不可輕忽!”

“正要聽先生高見。”

“安徐之策,在臣看來,不外乎兩條而已。”

“哪兩條?”

“一條在人,一條在軍。”

“請先生細說。”

“所謂‘在人’,又分兩條。一則,安撫降官兒;二來,派駐新官兒。安撫這一條,主公已經做得非常好了。接下來需要做的,便也正如捷報上所言,確實需要儘快選揀英俊,在最短的時間內進駐徐、宿。”

“嗯。”

“不知主公對此,對這一條可已有定見了麼?”

“安撫徐州,也就是治理徐州,而不管安撫、還是治理,歸根到底都還是得需要人去做。……,對這個人選,在適才等先生來的時候,我倒是趁空做了一點初步的考慮。”

鄧舍說的也口渴了,端起茶碗,抿了一口,看了一看洪繼勳,卻把話頭停下,不肯直接說出他心目中的“安徐”人選是誰,而是笑著問道:“以先生看來,該派誰去最為合適?”

洪繼勳既然向鄧舍問出了這個問題,當然是他已經有了人選,見鄧舍不肯直接說出,他卻也不肯直接說出,搖著摺扇,悠然一笑,說道:“臣心中有一人,最為合適派去徐州。只是不知與主公所想之人是否一樣?……,要不然這樣,你我都先不說,在案几上各寫一字,如何?”

“好!”

鄧舍、洪繼勳各自伸出手指,蘸了茶水,分別在案几上寫上一字。

寫完了,鄧舍先去看洪繼勳寫的,在他寫了一個“木”字,不由大笑,拉住了他的手,說道:“先生所見,正與我同!”洪繼勳抽回手,也去看鄧舍寫的,卻見鄧舍寫了一個“楊”字。

“木”者,為“楊”之邊。兩個人說的確實是同一個人,卻是誰人?不是別人,正是楊行健。

楊行健為人剛正莊嚴,又有智謀,且更為重要的是他有足夠的膽色。

年前益都之戰,他因親上城樓督戰,被冷箭射掉了半個耳朵,卻半步不肯稍移,直到打退了敵人的進攻為止;與楊萬虎同守濟南,儘管迎對王保保等的數萬強軍,卻絲毫沒有畏懼,以文臣之身,支援城上守戰之餘,又乘小轎安撫城內,不使生亂,前後所立功勞非淺。

遍數目前在益都的海東群臣,的確沒有比他更合適去徐、宿二州的了。

“楊自強正當盛年,精力旺盛,歷任地方,嫻熟政務;又先後歷經過濟南等戰,是見識過大場面的。並且,他雖然為人性子剛正,卻又並非一味的剛強,頗知進退之術。又因了在濟南等戰中的卓異表現,且還深得軍中諸將敬重。有他去坐鎮徐、宿兩州,臣敢擔保,主公必能高枕無憂。”

“待到明日朝會上,我便會將此議提出,再聽聽群臣的意見。若是無人反對,明天就下旨意,調他改任徐州知府、兼知宿州。並即日就啟程前去上任。”

“安撫好了徐州的降官兒,又有了楊行健去接任地方。這徐、宿兩州的內政便算是十全十美了。”

“先生提出了兩條。請接著說第二條。”

“第二條,‘軍’。徐、宿當百戰要道,西有河南察罕軍,南邊有金陵吳國公,東南是浙西張士誠,而西南則又是安豐朝廷。此實為銜接我山東與江南的要地!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也許是張士誠、或者是察罕軍,甚至吳國公、乃至安豐朝廷都會有可能想染指此處,戰鬥絕對是不會少的!故此,臣以為,非得遣派精兵強將前去鎮戍不可!”

“先生以為遣哪一支部隊前去鎮戍最好?”

洪繼勳默然不語。

“安遼軍楊萬虎、定東軍李和尚,此兩軍皆為我我海東五衙之一,自成軍以來,滅高麗、戰遼東、敗察罕、取濟寧,戰無不勝,功勳卓著。用他們中的一支前去鎮戍可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