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89 圍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89 圍城 (1 / 3)

大約因為上過一次當的緣故,元軍非常謹慎,派出城的軍馬並不多,只有一千騎,依舊由李老保為主將,趁夜出城,先遣哨探至燕軍大營外打探,確定無誤後,方才渡河,至五更時分,將至燕軍設伏地,——糧倉。

此時,趙過雖放慢了速度,也已經過了糧倉,快到潭口站。眼看元軍就快要中伏,佟生養手裡快捏出了一把汗,李老保卻忽然下令停軍。

夜色沉沉,遠望被燒燬的糧倉地,殘壁斷垣,遍地狼藉。黑漆漆、靜悄悄,半點聲息也無。李老保沉吟不決。有部將問道:“燕賊宵遁,倉急無備,正我追殺之時,將軍卻為何下令停駐?若不急追,悔之晚矣!”

“趙過良將,豈有撤軍無備者?沿途行來,可供埋伏處只在前頭燕賊舊糧倉。我千騎遠來,趁夜前行,馬蹄到處,群鳥驚飛。諸君請看,唯獨前邊卻悄然無聲。事非尋常必有妖!若俺所料不差,其間定有賊軍偃伏。”

“只是將軍臆斷。若無賊伏,如何回去與大帥、少將軍覆命?”

“歷觀濟寧諸戰,我多有中賊計者。聞賊軍中有潘賢二,好出奇險計,不可不防。而且,賊軍主力雖撤,金鄉卻紋絲不動,如今想來,其中定是有詐!咱們只有千騎,縱然追上賊軍,也殺傷不多。寧可任之放走,也不可大意中伏!”李老保做出了決定,“撤軍,回城!”

金鄉楊萬虎、傅友德沒有隨軍撤退,一來,是他們不能撤;二來,也是潘賢二想要“虛虛實實”,更進一步的“故佈疑陣”,讓元軍堅信燕軍的主力撤退是真。就因為是真的,所以留下了金鄉先不撤,以掩護主力。

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有些時候,想的太多反而不一定就是好的。這時便被李老保看破。

實際上,李老保的這個“看破”,也不是真的就看破了,他只是起了疑心,種種情況結合,越發生疑,因此不肯再往前行。不顧諸將反對,當機立斷,在離糧倉處不到兩三里的地方,撥馬回程,按原路返回了單州。

潘賢二此計,功虧一簣。

佟生養追之不及,只好氣惱萬分的去尋趙過回報。趙過接到訊息後,也是哭笑不得,興師動眾了一天兩夜,到頭來,得了個無用功,連連說道:“虜、虜軍中有智將,有、有智謀之士,不可以愚弄之!”

當下放棄了誘殲敵人一部的念頭,因見天色將亮,諸軍一夜沒有休息,便即在潭口站外休整了半日。次日下午,再度拔營,建大將旗鼓,會合了佟生養部,以及看守糧倉的邊安烈、柳三部,還有慶千興部,近兩萬人,三軍皆發,聲勢震天,浩浩蕩蕩地重又過河,徑直開往單州城下。

此是為:一擊不成二計生,誘敵不了便圍城。

……

到單州城外,燕軍紮營。吳軍接報亦至。

兩軍紮營處皆相距城池十里。燕軍在北,吳軍在南,圍城三面,空出了通往成武的道路,互相成掎角之勢。兩軍相距又約五里,燕軍生火,吳軍可見;吳軍操練,燕軍可聞。

趙過派人去吳營問候,常遇春也又遣常榮來做溝通。

一日間,立營已定。

距糧秣被焚已經過了四天。泰安、益都的軍糧絡繹運至。

趙過放出口風,說:“新得朝鮮、南韓供給,益都糧足。頭批補充三十日糧,日內便能全部運來。此批過後,還有二批、三批。單州雖堅,虜軍雖眾,試比看誰家糧多!且圍城十日,然後總攻。”

不急不躁,有條不紊,命步卒完善工事,建造望樓、挖掘壕溝,又向前推移,在離城池較近的地方堆積土山。完全一副想要打持久仗的樣子。

圍城次日,吳軍糧乏,常遇春遣人過來借糧。

這時,燕軍營中,才剛剛接到了可供五日用的糧食,後續的還在路上。趙過大筆一揮,撥給吳軍了一半。吳軍只有五千人,供燕軍近兩萬人兩天半用的糧食,便等同可供其十日用。兩軍皆在城外紮營,相距五里,運糧車絡繹不絕地從燕營運去吳營,一切都被城中看在了眼裡。

……

“大帥,燕軍剛剛給吳軍送去了十日糧!”

“什麼?”

“據諜報,說是益都得了朝鮮、南韓的供給。”

“朝鮮?南韓?年前,主公征伐益都,南韓、朝鮮的儲存已被耗費得差不多了。哪裡還有這麼多的糧食供應?”

“南韓、朝鮮皆麗人居地,如果紅賊不惜代價、刮地三尺?怕還是能蒐羅來些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