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燕賊若是糧食充裕,定然早便大肆宣揚了,何必等到現在?這裡邊肯定有問題!”
“大帥,吳賊是客軍,是來為燕賊助戰的。如果沒有糧,如果燕賊給他們的糧是假的,他們還會肯助戰麼?既然燕賊給吳賊的糧食是真,又反過來說,若是燕賊的儲糧不足,他又怎麼會一次就給吳賊十日糧呢?”
又有一將說道:“燕賊現來圍城,可見他之前的撤退是假,分明是因糧秣被燒燬而借題發作,以指望誘我軍中伏。他既然撤退是假,那麼缺糧會不會也是假的呢?若果真缺糧,他豈會在全軍撤退後,復又來戰?”
聽了部下們的眾說紛紜,賽因赤答忽有點吃不準了。
他狐疑難定,喃喃自語地說道:“燕賊狡猾,自接戰來,多出詭計。他這個圍城到底是何意思?缺糧到底是真是假?若不缺糧,為何到現在才來圍城;若真缺糧,又為何撤而復回?”一時間,摸不著頭腦。
虎林赤為將功贖罪,主動請戰,說道:“末將願引百騎,殺去燕賊營,探聽虛實!”
“前番燕賊被咱劫了糧,目下定戒備森嚴。當他初至城下時,俺還不肯遣你出城,何況現在?”賽因赤答忽想之再三,不能決策,問王保保,說道:“保保,以你之見,燕賊這是在打的什麼盤算?葫蘆裡賣得什麼藥?”
王保保說道:“年前,孩兒參與了攻伐益都之戰。如父帥所言,鄧賊用兵,好以險計,詭詐甚多。‘詐退復回’,或許就是他又想用什麼詭計。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以孩兒看來,管他詭計也罷,陰謀也好,我軍只要守好城池,便沒有什麼可畏懼的。趙賊揚言圍城十日,卻不知咱城中糧足支半月用度!不如先守上七八日,待明瞭了賊軍虛實,再做攻防打算。”
只派李老保帶千騎出城正是王保保的意見,如今看來,他是對的。
“罷了,就依保保所言!且先守上幾日,看看情形再說。”
……
燕軍大營,中軍帳內。
“城、城中的韃子有無動靜?”
“只見王保保、趙恆、蔡子英、李老保、虎林赤等人,分別登上城頭觀望,看我軍給吳軍送糧,卻是半點動靜也無,並沒有殺出來的意思。”
“咱、咱們的糧食不多,十日內,必、必須要促韃子決戰。城外的土山堆建如何了?”
“已堆起大半,快與城平。”
“加、加快點速度,最遲到明天,一、一定要把山建成。……,另外,守、守城必守野,這個道理韃子不會不知,需、需要防備他們在咱山快堆成時出來偷襲!”
“是。奉大人軍令,高延世高將軍部現便屯駐在山側,時刻備防。”
趙過點了點頭,又問道:“山、山前的壕溝挖了有多深了?”
“將近五尺深。”
“不、不行!要再挖得深一點。”
“喏!”
在山前挖壕溝,有兩個目的,不但是為了防備元軍出城偷襲,更是為了防備元軍在城內挖地道。有過這樣的戰例,圍城的一方在城外堆山,守城的一方便從城中挖掘地道,直通到山下,挖空地基,造成土山傾倒。鄧舍就曾經這樣幹過,由此扭轉了戰局。趙過對此當然是十分警惕。
暫時能想到的就這幾條,吩咐畢了,趙過道:“請潘先生來。”
不多時,潘賢二來到。
帳內本來還有兩三個偏裨,候在邊兒上等待吩咐,趙過將之打發出去,又命令守在帳外的侍衛們退後十步站崗,不許任何人接近,隨後掀起簾幕,任涼風吹拂,一邊看著連綿起伏的營地,一邊請潘賢二落座。
兩人密談。
“主、主公說的那物事,上午運來了,總共有十架,隨、隨同送來的還有一份軍文。文中說,這、這些東西都是由洪先生親自督造,並且試驗過了的。臨、臨高而放,最遠的能夠飛出數里之遠。計、計算距離,從土山處施放,剛、剛好可到城中。只是負重不能太大,一個人、三四十斤火藥而已,再、再多,就飛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