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74 兩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74 兩虎 (2 / 3)

出了名的猛張飛,卻居然也會有這等的心眼?好幾個人不約而同地想道:“將軍學會狡猾了。”楊萬虎嘿然一笑,心道:“打了多年的仗,不敢說身經百戰,也是大、小戰何止數十!再蠢的人,也早該學會用計了。”

他說道:“早年聽主公講過:‘兵以奇謀,不以眾勝’。眼下形勢,正合奇謀!諸位,俺軍令已下,你們速去準備吧!”看著諸人行禮離去,命親兵從民家裡尋出了一把交椅,放在西邊城樓,只帶了兩個隨從,自大馬金刀地端坐其上。又令把大旗插在身後,掌起火把,映照得一片通亮。

按照諸葛亮的劃分,將分九種,“仁”、“義”、“禮”、“智”、“信”、“步”、“騎”、“猛”、“大”。

所謂仁將,“道以德、齊以禮;知飢寒、查勞苦”;所謂義將,“事無簡免,不為利撓;有死之榮,無生之辱”;所謂禮將,“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所謂智將,“奇變莫測,動應多端;轉禍為福,臨危制勝”;所謂信將,“進有厚賞,退有嚴刑;賞不逾時,刑不擇貴”;所謂步將,“足輕戎馬,氣蓋千夫;善固疆場,長於劍戟”;所謂騎將,“登高履險,馳射如飛;進則先行,退則後殿”;所謂猛將,“氣凌三軍,志輕強虜;怯於小戰,勇於大戰”;所謂大將,“見賢若不及,從諫如順流;寬而能剛,勇而多計”。

海東諸將,有的勇敢、有的兇猛、有的鋒銳、有的果斷,有的能騎,有的善射,有的謙虛,有的多謀。以此九種劃分,別的不說,只說現今在前線的三人,一個傅友德,一個楊萬虎,一個李和尚。

就目前的表現而言,這三員將似乎都在“步將”或“騎將”的範疇內。

但是,人與人不同,細分之下,卻也是各有不同的。

比如,便說此次入據金鄉,要是換了李和尚來,他絕對不會像楊萬虎這樣,勇猛直前、突出奇計。這並不是說李和尚就不如楊萬虎勇猛,也不是說李和尚就比楊萬虎笨。只是因為“性格使然”。

早在永平才起兵時,鄧舍就對李和尚的性子很瞭解了,此人在戰場上並不怯戰,稱得上勇猛,只可惜他的勇猛、不怯戰並不是一根腸子通到底的。什麼意思?有些小心思。也就是說,他的心思不如楊萬虎這麼實誠。眼看元軍出了單州,氣勢洶洶殺來金鄉,在這種情況下,定然不會像楊萬虎這樣,只帶四百多人就輕身犯險。而且,即使他輕身犯險了,十有八九他也想不出“空城計”這一招。不是他的智謀不到,而是他格局不到,沒有“孤注一擲”的膽量。很有可能,他會伏兵城外,且戰且守。

對楊、李兩人性格的差異,不但鄧舍知道,趙過也是非常的清楚。這也是為什麼會選楊萬虎來取金鄉,而不派李和尚來。固然,楊萬虎的駐地較為靠前,來取金鄉比較方便,但更重要的卻還是如上所述之原因。

不多時,各營來報,已準備妥當。

楊萬虎高座城頭,回首城中,見城內黑燈瞎火,一點光亮也無,漆黑黑的寂靜若無人中,隱隱有殺氣衝上雲霄。唯一的火光,就在他的身前身後。就像是如海夜色中的一點燈塔,與夜空中的明月、星光遙相呼應。

他轉過頭,再望向遠處。

點點的火把光芒劃破了夜色,由遠漸近,躍入眼簾;如一條火蛇,越來越明亮耀目。元軍的先鋒,就快要來到。

空氣壓抑,城頭凝滯;楊萬虎手摸斜斜倚在椅邊的長槍,卻感到風涼如水,他遠望月色,悠悠想道:“成武城外,傅友德不知闖營成了沒有?”

他所以勇往直前,他所以突出奇計,他所以穩坐城樓,他所以敢獨對兩千元軍驍悍,為的,就是要與“霹靂將軍”傅友德一比高下。

“哼哼。‘寧逢萬虎,莫遇老傅’?”

……

四更兩刻,成武城外,元軍大營。

傅友德躍馬挺槍,從轅門衝出。丟下身後的大營,亂糟糟一團。人喊馬嘶,一團混亂中,營地裡到處火起。

百十騎燕軍士卒緊隨其後,亦然呼嘯而出。

一行人的鎧甲上都沾滿了血跡,手中的武器或短或長,有用長戈的,斷成了兩截;有使馬刀的,刀口都被砍鈍;再看坐騎,甚至有些騎的已經不是原來的戰馬,而是從敵人手中搶來的馬匹。奔騰而出,殺氣凌然。

區區百餘人,散發出來的聲勢竟然壓倒了連綿數里的元軍大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