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74 兩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74 兩虎 (3 / 3)

這一場奇襲仗,傅友德大獲全勝。

星轉鬥移,時間後退,到楊萬虎率隊奔去金鄉的路上時。傅友德已衝入敵營許久。

他帶著七八人喬裝打扮後,果然如佟生開所料,無驚無險地靠近了元軍大營的轅門。隔著大老遠,轅門內計程車卒就照例問起了口令。

這口令,傅友德已從高延世老鄉的口中問出,應答如流。因為是粗著嗓子喊的,所以那轅門士卒沒聽出口音的不對,半點沒有起疑,就這麼輕輕鬆鬆地讓傅友德以及諸人進至了營外。

直到營外數步遠,士卒們才藉助月色,看清楚了來人,驚覺不對。然而,可惜為時已晚。傅友德橫槍驅馬,瞬間衝到近前,只不過用了兩三下,就把守門計程車卒悉數放倒,撞開了轅門。

轅門一開,營內無備。

傅友德等人便就好似游龍入海,又彷彿是虎歸山林。雖然只有七八騎,卻當仁不讓,霎那間,攪亂了元營。

這邊亂事一起,那頭埋伏在小丘陵外的佟生養等人隨之呼喊奔出。

歷來夜晚劫營,從來最重要的不是人多,而是卒精。南宋時,順昌之戰,劉錡趁雷電,兩次夜斫金軍大營,僅僅用了數百勇士,頭次五百,第二次百人,潛入敵營,“電所燭則奮擊,電止則匿不動”,竟至“敵眾大亂”,造成了極好的效果,金軍士卒因此而“終夜自戰,積屍盈野”,接連撤退了數十里。用幾百人逼退了數萬人,膽大能謀,堪稱“智將”。

儘管這樣的勝利是不多見的,但從中也可看出,夜襲敵營,若是用之得當,往往能以極小的代價換來極大的戰果。雖然說,傅友德的此次夜襲,不是在陰雲密佈的雷電天氣下,但是卻勝在“其疾如風、侵略如火”,真真正正地打了元軍一個毫無戒備,和楊萬虎在金鄉城內擺“空城計”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先機既然已在他手,入營成功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百餘人叱喝砍殺,縱貫連營。凡所至處,血流成河。大多數的元軍都在夢鄉,哪裡會有反應?即便倉促迎戰,也是抵擋不住。

倒也虧了元軍的主將不是才上戰場之人,頗有經驗,深知在這個時候絕不能亂,“靜鎮”是首要,連連傳下軍令,命各營不許妄動,敢亂出亂走者,斬;同時調動中軍,順次列隊出戰;又親自坐鎮將旗下,按劍不出,以示鎮定。多重的手段齊下,總算在一個多時辰後漸漸穩住了陣腳。

若把初入元軍的大營時比作勢如破竹,那麼慢慢的,就譬如拖泥帶水,阻力漸大。傅友德心知,必是敵方的主將做出了對策。

他本來此次夜襲,就不是以殺傷為主,而是以打擊敵人士氣為要。反正目的已然達到,沒有必要死戰。當機立斷,打個唿哨,率隊轉出。中軍大營顧名思義,是在營地的中間;故而,元軍主將派遣出來迎戰的人馬是從中間出來,而四面的營盤因為有軍令不得妄動,居然就又被傅友德毫不費力地輕鬆殺出。一進一出,只一個多時辰;可就像冷水跌入了油中,因而產生的動靜卻著實不小。更投了許多火把,燃起了滿眼的火頭。

營中有專門的救火人員,抬著水龍,四處撲救。

一時間,呼聲振地,火勢燎天,黑煙滾滾。

傅友德出了元營,還不就走,繞著轉了半圈,殺散了追出來的敵人,重又兜回轅門前,提起韁繩,使所騎的駿馬躍起前腿,單手舉槍,耀武揚威,迎對火勢,哈哈大笑,高呼叫道:“夜斫營者,碭山傅友德是也!”

隨從諸人觀看,只見火光映襯下,敵軍在營內四處倉皇奔走,而傅友德單人獨騎,長笑高呼,竟好似一劍獨當百萬師,恍若神人。

兩座輔營在聞亂後,因為拿捏不準情況,沒有立即出援。直到此時,才派出了數百騎驅馳奔來。早先埋伏在林外的傅四、列老九諸人,分別截擊。傅友德不戀戰,席捲奔回,與他們會合一處,衝殺了一陣,將之擊退,自轉馬走原路,回去鉅野。

“疾如錐矢,戰如雷電,解如風雨”。縱觀傅友德此戰,十分符合這十二個字,深得“疾”、“快”兩字的精髓。

他順利撤退不久,有兩騎快馬分從成武、金鄉馳至單州。兩條軍報,送上了王保保的案頭。

“紅賊夜斫營,賊將傅友德,亂我營而去。”

“紅賊先入金鄉,賊將楊萬虎,使‘空城計’佈下疑陣在內,用主力擊我軍在外,裡應外合,我軍敗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