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62 部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62 部署 (3 / 4)

是啊,如洪繼勳所言,既然朱元璋早就便駐軍建德,看來對張士誠出兵太湖是早有預見的,卻又為什麼因此而停軍不前?

“‘兵以實勝,而以虛先。’用兵打仗沒有花俏可言,是需要全憑實力取勝,不過恰到好處的布疑設虛,卻能幫助己方奪得先手。以我看來,吳國公所以停軍不前,非是為其它,正是為設疑,是為能更好地進軍河南!”

朱元璋給繆大亨、朱英的軍令:命其“攻下濠州後,便就暫且停軍不前”。

這個軍令的發下,看起來是因為受到了張士誠屯駐太湖的影響,但事實上,卻很有可能是為了麻痺、迷惑濠州前邊的蒙元駐軍。等他們大意之後,再突然進軍,當然阻力就會減輕許多。

吳鶴年雖有幹才,但在行軍佈陣、臨敵決勝上,他確實很有不足,沒有太多的天分。聽鄧舍與洪繼勳給他分析至此,這才恍然大悟。

他由衷地說道:“‘兵者,詭道也’。若果如主公與先生所言,吳國公竟能想到這麼多,那他的武略著實不容小覷!”誇了朱元璋一句,抬眼偷覷鄧舍,又諂笑說道,“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便吳國公再有謀略,但是主公遠在千里之外,分析卻如同親見。吳國公的一舉一動,莫不在您的瞭如指掌之中。主公的英明神武,才真的是舉世無雙呀!嘿嘿,難怪臣聞行省、軍中、民間皆稱頌主公為天生奇才,端得名副其實。”

鄧舍一笑,有意打趣,問道:“我若是天生奇才,那吳大人,你是什麼呀?”

“強將手下無弱兵。主公是奇才,臣自然便是小可之才了。”

“奇”,本意是騎馬。吳鶴年所謂“小可之才”,卻是純粹從字面上來解“奇”字了。從大從可。奇才,便是“大可之才”,故此他自稱“小可”。

君臣一問一答之間,對答如流。也是難為吳鶴年了,倉促功夫裡能想出這麼個回答。

鄧舍哈哈大笑,轉顧洪繼勳,卻見他蹙起了眉頭,當下說道:“先生因何蹙眉?”

“主公,如上述分析,誠如您所言,吳國公肯定不會背盟,至多三兩日內就會重新開拔。但是據情報,到現在為止,吳軍只有一支數千人的先鋒才出了集慶。首先大軍未動;其次濠州未拔。要想等到他們打入河南、又或者攻入濟寧與我軍配合,估計沒有個半月、一月,怕是沒有可能。”

鄧舍頷首,表示同意。

“又據線報,察罕帖木兒的援軍已經出了臨汾,指日內便可抵達濟寧,與王保保會師。現如今在前線的我軍,雖說營頭不少,但卻失之於分散。而且中間有些地方還沒有能夠打通,不能連貫一氣。主公,臣為此深憂!”

朱元璋雖不會背盟,但要想等到他的部隊開入河南、濟寧,估計最起碼得需要多半個月。換而言之,在這多半個月裡,濟寧的海東軍還是隻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而察罕的援軍又也已經開出了臨汾,很快就能與王保保會師。整體的前線局勢,就目前而言,仍舊是不容樂觀。

鄧舍對此是早有思忖。

他站起身,在室內轉了兩圈,一邊踱步,一邊說道:“先生所憂,也正為我之所憂。吳國公既然答應了與我結盟,肯出軍河南;那麼,可以說在不久的將來,河南、濟寧便必會發生變化,前線的戰局亦定會出現轉折。但在這個轉折還沒有到來之前,先生以為,我軍該如何應對佈置?”

“臣有兩策。”

“請說。”

“臨陣決戰,必須要有重點,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面面俱全。而今,從大體上講,我軍可大致分為三部。一部是陳虎、李鄴的遼東軍,現正在遼西奮戰;一部是棣州軍,現剛奪回棣州,正在頑強據守;一部便是趙過、鄧承志的益都軍,現正分佈在濟寧前線與王保保對峙。”

“不錯。”

“先說陳虎、李鄴的遼東軍。主公給的將令,是命之迅速攻佔遼西,從而威脅大都,不讓大都周邊的元軍有馳援察罕的可能。這一路軍馬,可謂是我軍的右翼,明逼大都,實保棣州,以此來保證益都的安穩。”

“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