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62 部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62 部署 (2 / 4)

“龍鳳四年,史文炳殺楊完者,陷杭州。現如今杭州是在張士誠的手中。”

——史文炳,乃是當年隨同張士誠起事的十八條好漢之一,與張士誠是結拜兄弟,有勇略,戰功卓著,向來與士誠的三弟“三平章”張士德並稱,是同為士誠的左膀右臂。

——楊完者,家世播州楊氏,自唐以來,其家族就是播州的世襲土司。當時有句民諺是這樣說的:“思播田楊,兩廣岑黃”。意思就是說,貴州南部思州的田氏、貴州北部播州的楊氏,以及兩廣的岑氏、黃氏,這四個家族是南方最大的土司。而在這四者之間,所佔有地盤最大的又是播州楊氏。據說,田、岑、黃三家的地盤加在一起,也沒有楊氏的土地廣。

紅巾起義後,“湖湘亂,湖廣陶夢禎舉師勤王,遣使招之,以苗獠洞瑤義軍征討,自備糧餉、衣裝,所至多殺掠。由千戶累階至海北道元帥”。後來,陶夢禎死,阿魯恢總兵淮西,仍用招納,“既得旁緣入中國,不復可控制”。其人“陰鷙酷烈,剽悍嗜斬殺”,所部“苗軍素無紀律,肆為抄掠,所過蕩然無遺”。他曾經守過嘉興,嘉興因此而僅保其城,城外悉遭兵燹,遠望看去,視線所及處,沒有寸草尺木。他又曾經守過杭州,“築營德勝堰,周圍三四里,子女玉帛皆在焉”。百姓深受其害。

因此,江浙地方就有民諺說道:“死不怨泰州張,生不謝寶慶楊。”

不過,他的部隊雖然無有軍紀,但是戰鬥力卻還是較強的。

從至正十六年守衛嘉興開始,直到他兵敗身死,數年間,一直都可謂是張士誠的強硬對手。甚至最後,士誠之所以能夠得破杭州,用的還是計謀,還是因為有人願做內應。

杭州一戰,楊完者戰死,其後,他所部的苗軍潰散,一部分降了張士誠;另外一部分約有三萬人,則在員成、蔣英、劉震等人的率領下降了朱元璋。其中,又有一部分歸入了胡大海的麾下,胡大海喜蔣英、劉震驍勇,“留置麾下,待之不疑”。再後來,胡大海之死,也是因為蔣英和劉震。

在當時,就江南來說,楊完者的這一支苗軍確實還是比較重要的,曾經濃妝重抹過一筆。

收起對楊完者的介紹,洪繼勳與吳鶴年說道:“不錯!杭州現在張士誠的手中,而朱文忠素稱驍悍,有勇有謀,是吳國公手下一員有名的上將。有他屯駐建德,試請問吳大人,你覺得士誠是否會有如芒在背的感受?”

“……,或會有此感受。但這又與太湖有何干系?畢竟,杭州、建德皆遠離太湖。”

“杭州相距松江也不過四五百里。去年,吳國公就曾遣派常遇春攻打過一次杭州,只不過因為士誠全力以赴地應戰,因此未能攻克就是了。如果這一次,士誠敢分心兩用,敢在不顧杭州外有強敵的情況下,悍然出兵太湖。再請問吳大人,你認為吳國公打下杭州的可能性會有多大?”

“杭州城堅,取之不易。但是士誠軍馬有限,能征善戰的精卒更是有限。如果他真的敢不顧杭州、不顧朱文忠而悍然出兵太湖的話,……。”吳鶴年悚然而驚,明白了洪繼勳的意思,拍手說道,“吳國公攻克杭州的可能性十有八九!”

“正是。既然如此,你還以為士誠真的有膽量用兵太湖麼?”

“先生之意,士誠其實只是在虛張聲勢?”

這一次,不等洪繼勳開口,鄧舍笑了一笑,解釋說道:“話也不能這麼說。‘虛張聲勢’對張士誠來說,除了浪費糧秣、疲憊士卒之外,並無半點的用處。他就算是再蠢,也斷然不會作此無用之功。”

洪繼勳斷言張士誠不敢真的用兵太湖,可鄧舍又認為張士誠不是在虛張聲勢。剛明白了一點的吳鶴年,立刻又因此陷入迷茫。他說道:“又不真用兵太湖;又不是虛張聲勢。那麼請問主公,您以為士誠是何打算?”

“士誠為人,優柔寡斷。身無大勇,無有遠見,居富庶之地以自得為其樂。雖然見小利則喜,但是待要動時,又必會瞻前顧後。之所以我說他不是虛張聲勢,是因為他這次出兵太湖應該確實是發自本意,但你且看了,待到真要與吳軍開戰的時候,他卻必定又會南顧杭州而猶豫不決。”

“也因為此,主公對此並不憂慮?”

鄧舍與洪繼勳相視一笑,說道:“然也。”

“那麼,與吳國公的結盟?”

“三日之內,吳軍必定會重新開拔。”

鄧舍說的很確定,但是吳鶴年還是有一點迷惑不解的地方,他問道:“如主公所言,也一如先生所言,想來吳國公既然早就設軍建德,應該對士誠的此舉也是早有預見的了。但是卻又為何,他因此而停駐軍馬不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