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都城裡。
張必先躬身小步退走,陳友諒抬頭看了他一眼,又把他叫住,丟下短劍,甩開衣袖,驀然問道:“卿適才言語,以為察罕、小鄧為北地英傑。那麼,以卿之見,朕比之察罕如何?比之小鄧如何?”
“我皇英明天縱,家鄉舊楚之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此英雄之故鄉,豪傑之閭里。今之元,便如昔日之暴秦。區區察罕、小鄧,臣雖譽以為英傑,不過逞一時之豪強。又豈能與主公相比?”
……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鄧舍語轉慷慨,身雖染病,志氣激昂。元軍、山巒、河流、雪後的大地,一一躍入他的眼簾。追思往事,展望明朝。他意氣雄渾,說道:“今我援軍既然已到,無論察罕設伏益都也好,掩藏濟南也罷,是勝是負,且在今朝!”
“聞主公之詞,當調寄《沁園春》。似乎還沒有吟盡,不知下句是何?”
……
同一時間,金陵城中。朱元璋對那老者的回答很滿意,哈哈大笑,拉住了他的手,上下搖動,說道:“先生之譽過矣。漢高劉邦,豈是我輩可以比擬的麼?能得先生襄助,方才實為吾之幸事。青田劉基,誰人不知大名?”
……
益都城上,鄧舍轉首,看了看洪繼勳,微微一笑,道:“下一句?下一句便是且在今朝!”洪繼勳愕然不解其意。
……
陳友諒志氣躊躇,很滿意張必先的回答,說道:“‘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說的好!哈哈,說的好。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大丈夫當如此!”
……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
張歹兒前軍疾馳回報,遇伏接敵。
郭從龍軍至長白山。
——
1,朱元璋祖籍為沛。
朱元璋的祖籍一向爭論不休。一說,他的祖籍為徐州沛縣。
清朝的孫家鼎有一幅寫朱元璋的對聯,這樣寫道:“生於沛,學於泗,長於濠,鳳陽昔鍾天子氣;始為僧,繼為王,終為帝,龍興今仰聖人容。”《明史》記載朱元璋的籍貫:“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
徐州人傑地靈,人贊之為: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
出生或者祖籍在徐州的歷代帝王,開國皇帝就有漢高祖劉邦、南朝宋武帝劉裕、五代梁太祖朱溫、南唐國君李昪等等諸人,又有西楚霸王項羽。這些大約應為確定無疑的。再加上明太祖朱元璋。還有把光武帝劉秀,三國昭烈皇帝劉備也算到徐州的,又有說孫權也是在徐州出生的,以及曹操、曹丕也是徐州人。還有南齊高帝蕭道成,南梁武帝蕭衍,說這兩個人是蕭何的後代。蕭何,徐州沛縣人,因此也把他們算做徐州人的。乃至太平天國洪秀全,都有說是祖籍徐州的。
要按以上的結論來講,則楚漢爭雄、三國鼎立,全是徐州人在和徐州人爭奪天下了。自古爭戰地,帝王將相鄉,一點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