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六卷 乾坤殺氣正沉沉 39 闖伏 (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卷 乾坤殺氣正沉沉 39 闖伏 (下) (2 / 3)

“噢?這麼說,你認為察罕會勝?”

“韃子察罕,雖然用兵老辣,卻奈何孤軍遠征。不知今海東援軍到否,若到,則或不及海東士氣。”

“到底誰會勝?”

“小鄧與老察罕,皆可謂北地英傑。一小一老,各有千秋。正如春花秋月,分領風騷。要說到底誰勝誰負,臣遠在千里外,實在難以預知。只知此一場戰,無論誰勝誰敗,必定都會影響深遠。”天下智謀之士,當真所見略同。張必先的答覆與金陵城中那老者話語不同,意思卻是相近。

……

益都城中。

鄧舍扶病而起,行至城樓,看遠處元軍壁壘相連。他問道:“文、張兩軍,行至何處了?”洪繼勳侍立一側,答道:“近兩日,察罕的軍馬看守得我城池又嚴密了起來,信使難行,兩軍都沒有軍報送來。”

“察罕之伏軍,你以為會在何處?”

“不在益都,就在濟南。”

洪繼勳的回答等同廢話。但是,說廢話也是沒辦法的事,要怪也只能怪鄧舍問的太莫名其妙。要能提前知道察罕會設伏何處,這一場仗,還用得著日夜憂心麼?鄧舍一笑,極目遠眺,半晌,悠悠說道:“好一場雪。”

此時積雪還沒有消融乾淨,遠山皚皚,河流如帶。他輕輕拍打城牆,低聲吟道:“北國風光,……。”

……

元軍營中,察罕問道:“我軍埋伏可安置好了麼?”

“兩路伏軍,皆安排妥當。主力在濟南,早已到達了預定的位置。貊高、關保兩將才傳回的軍報。主公所選擇的設伏地點,——長白山,果然地勢雄奇,實在上好的絕佳之埋伏所在。”

察罕點了點頭,回望北邊,悠然道:“張歹兒也該到了。”

……

“北地英雄如斯!有察罕,又有小鄧。請先生觀之,我比之察罕如何?比之小鄧又如何?”朱元璋問罷該如何應對益都戰事可能會帶來的後果,好似漫不經心地轉口一提,目光炯炯地看著那老者,問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那老者不假思索,說道:“小鄧、察罕雖為非常之人,卻也未能與主公相提並論。主公祖籍為沛,當以漢高為比較的物件,豈能自降身價,較之察罕、小鄧?”

……

陳友諒放聲大笑,道:“老張,老張,你也忒過把細。益都之戰,有何難斷?縱遠在千里之外,朕也明斷無疑。”張必先恭謹說道:“臣愚昧,願聞我皇詳說。”

陳友諒侃侃而談,如流說道:“正如你言,察罕,老賊也,用兵雖辣,惜乎遠征。小鄧,可謂英傑,奈何在益都立足未穩。此戰,這兩人必兩敗俱傷。無論勝負,得利者,非彼金陵朱重八,即為我強漢也。待小鄧與察罕戰罷,北地局勢必然有變。現在已經進入了戰事的關鍵時刻,我大漢不可無備。即可召叢集臣,前來殿議!”

“臣遵旨。”

……

鄧舍拍打城牆,眼望元軍冬日圍城,旗幟如雲,低聲吟誦道:“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張歹兒軍行將至益都,沿途大小河水,盡皆冰凍,不復春夏滔滔奔騰的局面。郭從龍勒馬軍前,轉望遠處的山巒。故齊之長城,西起平陰,經泰山北麓,橫穿萊蕪,東至膠南琅琊臺下夏河城而入黃海,歷經無數的山川連綿,全長千餘里。千載之下,至今尚有遺蹟猶存。

洪繼勳側耳細聽。

鄧舍吟誦的聲音漸漸高昂:“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城頭紅旗,城外元軍。兩軍對陣,殺氣沖天。洪繼勳喃喃重複,道:“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