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40 殺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40 殺機 (3 / 4)

一道命令下去,數百人頭落地,將會產生的後果可想而知。方補真的猜測極有道理,確實鄧舍很有可能會把他當作替罪羊推出,以此來化解麗人舊勢力的憤怒。但是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若教姚好古放棄這一個難得的好機會,只為個人考慮,不為海東考慮,卻也根本就沒有可能。

“罷了。曾經聽人說起,遼陽陳平章有個綽號喚作‘陳屠子’,蓋因其執法嚴苛,殺人無算。大不了,待此事畢後,俺老姚和他老陳來個‘並稱雙屠’。哈哈,也省得叫老陳獨得其美。雖難稱雅事,但不亦樂乎!”

陳虎是為行伍出身,殺人視作尋常。姚好古到底儒家子,儒家治國,講究的是“忠恕”,反對嚴苛的刑罰,提倡以“仁義”和“道德”治理百姓,“明德慎罰”。所以,縱然麗人確有謀亂的嫌疑,一下子捉拿上百人,也是難免有點咬牙的意思。更別說,如果謀亂屬實,上百人連帶其家眷,何止上千人之多,怕都是難逃斬首或者流放。而且人數一多,案子一大,底下人立功心切,定會嚴刑逼供,少不了便會有無辜的人被牽扯進來。

這種壓力可就更大了。

想想史書上,“酷吏”兩個字是怎麼來的?其中當然有濫殺無辜之輩,但還有很多隻是嚴格按照法令辦事的,卻也都落此惡名。

所以,若是換了洪繼勳來辦此事,也許他根本不會遲疑;但姚好古受儒家影響很深,鄧舍稱讚他是“真儒”,而他也向來都是以“純儒”自居的,能當機立斷地下定決心,不僅有擔當,更實屬不易。

姚好古自嘲似地低語了兩句,端起蠟燭,下了樓。樓外的隨從遞上油紙傘,他換了木屐,緩緩走入雨中。

“大人,去哪裡?”

“衙門。”

夜空中,陰雲密佈,雨落如線,那星光還在閃爍。

……

星光閃爍,棣州城頭。

雨點打在城牆上,把灰塵沖刷得乾乾淨淨,露出青色的磚面。又順著淌到地面,匯合成汩汩的細流,把城下弄得泥濘一片,再又流入護城河中。加了寬的護城河因為剛剛被疏浚過,所以裡邊的*,兼且夜色深重,從城頭上望去,只看到近似黑色的深碧,其上綻出密密麻麻的紋點,時隱時現,宛如孟春三月,百花相繼盛開。——,卻是被雨水打出的漩渦。

按照羅國器的軍令,戍卒們都已經準備妥當。

城中的駐軍本來四千來人,派了千人出去城外,分別在高地營中防守,現在城內還有三千軍卒。

因為元軍還沒有到來,不需要他們全部上城,留下了最精銳的千人為預備隊,其它的兩千人被分作了兩班,每班千人,輪番值守。等到元軍來到,正式開始守城的時候,則兩班齊上。戰事危急,預備隊上。

另外,羅國器還組織了大約有兩三千的民兵。

守城不比野戰,有些方面並不需要太高的技術含量與專業素質。比如放放檑木、滾石,往城下砸砸瓦片、澆澆滾油等等。在經過短暫的緊急訓練後,民兵便足以勝任此類的任務。這兩三千的民兵,便是用來有備無患的。若是戰事太過激烈,士卒陣亡太多,最起碼民兵們可以頂上一陣。並且,他們也能在開戰後為士卒們搖旗吶喊,壯大一下守軍的聲勢。

城外的村民大多數都已經被集中在了城內,因時間倉促,肯定還有遺漏的,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羅國器能做的也就這麼多了,剩下來,唯有希望那些被遺漏的百姓們能有個好運氣,不會死在此次戰中。

給益都的加急軍報也送走了。計算時日,大概明後天鄧舍就能看到。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等著元軍來到,攻守交戰。

羅國器去下儒服,換上鎧甲,帶了親兵,按刀巡視城頭。一架架的弩機架上,火光下,反射出冰冷的光澤;一排排的檑木排上,雨水中,沉默好像無聲的怪獸。所有的火炮都被拉出,放在了合適的位置;每一個的垛口都被放上了成疊的瓦片,只等放出傷敵。

整個的城牆被分為了若干個的防守區域,每個區域都由一個千人隊負責,再細分給麾下的每一個百人隊。而具體到每個百人隊,又都會再把區域細分,分給每一個十人隊。和全軍的安排一樣,每個千人隊、每個百人隊也都不會把全部的兵力一次性投上,分別皆留有相應的預備隊。

按照海東軍法,十人隊就有擁有本隊小旗的資格。

放眼觀望城上,遠近旗幟如林。多數皆為紅旗,因被雨水透溼,上下翻卷在風中,顯得有點凝滯。但卻自有一股肅然的殺氣,充盈man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