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管不著校外,校外也管不著校內。彼此的長官,又都有互相監督的職責。誰有逾權之處,對方即可直接向上級行文。若事關重大,他們還有越級奏報的特權,也即是說,乃至可以直接給鄧舍密報。
駱永明隨那百戶先來到校門旁邊的屋內。
有人端來飯食。吃過不久,校內有人迎出,是個四十上下的中年人。但見他個頭不甚高,穿著教員的服飾,行走間,步伐矯健、虎虎生風,進入屋裡,眼睛往左右一掃,定住在駱永明臉上,面無表情,拱了拱手,道:“你可就是新來的教員,駱永明?”
“正是。”
“隨俺來。”
這人不但舉止利落,說話更是言簡意賅,微*那百戶頷首,權作問好,不等駱永明答話,轉身就出了房間。
百戶低聲說道:“這一位,名叫席結,學堂裡出了名的冷麵神。現專責教員事。學校裡的新來教員,都暫時歸他管。來學堂前,他曾在趙左丞的軍中擔任過鎮撫,也是燕王殿下的舊人。脾氣如此,駱先生不要見怪。”
“燕王殿下的舊人”,言外之意,上馬賊出身,有大根腳。“曾在趙左丞的軍中”,是在說他與文華國的舊部不是一系。“擔任過鎮撫”,專門搞思想工作的。
這百戶人不錯,又或許是透過適才的交談,得知了駱永明戰功赫赫,故此心生敬重,看在他殘疾的份上,略微提點了他兩句。駱永明感謝地點了點頭,道:“待來日有閒,請將軍喝酒。”提起行李,快步攆上了席結。
有席結帶路,通行無阻。
進入校園不遠,看見路邊亭子裡,豎立了一塊戒石。席結領了駱永明來到近前,略微停步,點了點,說道:“此塊戒石,乃是王爺親筆題寫。豎立此處,特為警示學堂師生。寫的是甚麼?你念一遍。”
“‘國有國法,學有學規。無有規矩,不成方圓。我輩武人,國之爪牙。當以服從軍紀為天職,當以復我中華為己任。爾等既入此校,即吾門生,須好自為之。若有違反,人情可憫,法難姑息!’”
嘗聞軍中有傳言,說從講武學堂出來的軍官,即為燕王門生。駱永明又往那“爾等既入此校,即吾門生”幾個字上看了看,心道:“原來典故在此。”
席結黑了臉,冷冰冰說道:“服從軍紀為天職,復我中華為己任。你要記住了。這幾句話不但是講給學生聽的,更也是講給你們聽的。師者,為人師表,言傳不如身教。要給學生做一個好的榜樣。若有過失,你看清楚了,這最後四個字:‘法難姑息’!”
“是。”
這席結,不愧是搞思想工作出來的,先給駱永明來了個下馬威。緩和了語氣,又道:“文平章選擇教員,甚為謹慎。你既能來此,說明你這個人還不錯。你的這些傷殘,可都是在戰場上受的麼?”
“是的。”
“我學堂中的教員,殘疾的也有不少,也全都是在戰場上受來的傷。‘我輩武人,國之爪牙’,正該如此!”
席結說的很平淡,也不知是在稱讚,還是在講一件理所應當的事,略略頓了下,轉開話題,說道:“雖然如此,你才來學堂,沒有經驗,還不能立即給你正職。學堂裡也有專門培訓教員的地方。
“等到明日,俺就會安排你去入聽。學期兩個月。有考核。優勝劣汰。若你考核可以過關,會再給你安排老資格的教員,你跟著去旁聽幾節課。再能過關。是試講。講的如果還行,才能給你正職。流程就是這樣,你明白了麼?”
分為三步:首先,學習教材;其次,學習講課的技巧。再次,進行試講。若是都能優秀過關,才算正式成為學堂裡的一個教員。
“明白了。”
“在你得正職之前,全歸俺管。醜話說在前邊,在此期間,若你不能遵守軍紀,或在日常規範等等方面上犯有過失,縱你三關皆過,卻也是不能轉授正職的。俺一句話,就能開革你出校。可記住了麼?”
“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