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26 軍校 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26 軍校 Ⅱ (3 / 3)

禮成江,以迎送宋使之地,故稱禮成江。長三百餘里,上游險隘,有峽谷,下游雖然地勢平緩,但河面開闊,橫渡殊為不易。它距離高麗王京只有三十六里,如果軍隊到此,不能迅速過去的話,就會給王京準備的時間,失去了奔襲的意義。

洪繼勳道:“區區一江,難成天塹!”

他對鄧舍說道:“較之臨津江諸水,禮成江算不得大的江河,多年前,臣去王京,曾經過此水,春秋天,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徒步涉過。為保險起見,可隨軍攜帶氣囊、飛橋,也可臨時徵集沿江船隻,渡過去萬人的隊伍,輕輕鬆鬆!”

鄧舍問道:“高麗王京坐水臨淵,群山環繞。西北高障,東南敞遠。

“西北高障。其東有大興洞,位處聖居、天磨兩山之間,臨近江邊,岩石奇峻,有羊腸崤函之險。西北有青石洞,亦在禮成江不遠處,領兩岸之壁立,長近二十里,屈曲盤迴,號馬陵井陘之隘。

“西北高障,不利我軍直入。而東南敞遠,其周近大小城池數十,近的十幾裡,遠的百里內,勤王之軍朝夕可到。我軍不過萬人,稍有阻礙,而援軍遠在百里之外,隔谷山、金川等座城池,救之不及。我軍該當如何?”

“兵家雲:奇正相輔。我軍萬人奔襲,是為奇。不可無正。”

文華國介面而問:“正?如何正?”

“正有二。其一,奔襲之前,先調召來的新卒,配上些許老卒,出雙城、成川等地,虛張聲勢,佯攻其東,調動南高麗邊界防守,逼迫它從腹地調軍東上,削弱其王京左近的諸軍力量,間接減輕我奔襲軍隊的壓力。

“其二,調集我行省全部水師,傾巢而動,沿西側海岸南下。王京瀕海,距離海邊不到幾十裡,我水師到處,勢必會給京畿附近造成強大的壓迫。臨海的豐德、通津等城邑,自保不及,何來膽量再去增援王京呢?”

王老德耐不住,說道:“王京瀕海不假,海上有島,名叫江華。

“蒙元征伐高麗,高麗王兩度避入江華島,而蒙元望洋興嘆,無可奈何。我軍的水師,實力不強,船隻不多,多為小船,沒有大的戰艦。憑藉這點實力,恐怕連江華島一地的高麗水軍都對付不了,何來給京畿造成壓迫呢?”

洪繼勳對答如流,道:“誠然,我軍水師力量不足。可諸公,你們忘了菊三郎麼?”

“你是說?”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菊三郎這些倭寇,主公待之甚厚。缺糧給糧,缺兵器給兵器,並且給其官職,許其來往通商日本、海東。在年前,騷擾南高麗海岸的行動中,他們出力甚多。此戰,為何不可以再徵用他們?”

又一軍官質疑:“倭寇勢大,但處在我行省控制下的倭寇數目可是不多呀。菊三郎至今拉攏所來的,才不過千人上下,難有大用。”

“前陣子,主公派了劉楊與菊三郎一起,往去對馬島。我行省控制的倭寇數目雖少,但那對馬島,可實為倭寇聚集的第一大據點。元旦剛過,大批的倭寇肯定還縮在島嶼之上,只要許以厚賞,不怕沒有勇夫!”

數人點頭稱是:“言之有理。”

“徵用倭寇,除了可增強京畿壓力,還有一個好處。可以藉助倭寇之力,徹底控制王京沿海的水域,以防止高麗王故技重施,看大事不妙,再遁入江華島上。”

洪繼勳啪的一聲,開啟摺扇,放置地圖之上,遮掩住了江華島,接著道:“如此這般,我軍一方面斷絕了高麗王的退路。另一方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他伸出右手,握做拳頭,輕輕擊打在王京所在的位置,,目光炯炯,慷慨激昂,“此正所謂,不攻則已,攻必動於九天之上。臣言已盡,請主公定奪。”

他說完了,退後一步,躬身一禮,等鄧舍決斷。

堂上安靜無聲。

——

1,南高麗的脊骨是太白山脈與小白山脈。

這些文字由中、日、韓三國版本的《朝鮮戰爭》綜合得出的。三版之中,就地形等方面的描寫,似以日版最好。

2,太白山脈被視作高麗的龍脈。

據說,日本侵略朝鮮時期,曾在象徵高麗龍脈的山川河谷處,釘下了365根木樁。又在朝鮮宮殿等處,釘下了13根大鐵釘,全由日本武士從前的刀具所重新鍛造,號稱要用其最勇敢的武士靈魂,鎮住朝鮮。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