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45 復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卷 回頭遙望鄉關處 45 復古 (2 / 3)

“其它諸營,即刻整裝。分三百人為前,六百人為左右翼,三百人居後。餘下兩千人,由本將親率,是為中軍。”他仰頭看看天色,“一刻鐘後,前鋒先走。兩刻鐘後,中軍再行,三刻鐘後,後部跟上。叫弟兄們拿出乾糧,路上邊走邊吃。”

諸將齊聲應諾,向關世容行個軍禮,腰刀、佩劍互相摩擦,撞的鎧甲噼啪直響。眾人大踏步地分別離開,遵令行事。

戰事一觸即發。

兩軍之要點,在看誰的速度快。誰能先佔據到平原地帶,先列好陣型、好整以待,誰就能掌握主動權。打仗,說白了,就是打一個主動權。被動會怎樣?被動只能捱打。誰搶佔了主動權,誰就佔據了上風,進退自如。

關世容從軍多年,後來隨著鄧舍,又經歷了屢經的大戰。這些兵法原理,他自然知曉。

山谷中忙亂一片。忙中有序。奉命先行的部隊,都是駐紮在靠近谷口地方的,出入方便。頭通鼓響,十夫長豎立集合的小旗。次通鼓響,百夫長豎立集合的小旗。三通鼓響,一隊隊計程車卒,依照次序開拔出谷。

平常軍中操練,類似的緊急集合是必訓的科目。

操練最頻繁的時候,一夜能突然集合三四次,幾乎已經快成為士卒的本能。因此,雖然在集合的前一刻,他們還在夢中;三通鼓畢,不到一刻鐘,隊伍已經集結完成。每個人都精神抖擻,進入了臨戰的狀態。

長途行軍、急行軍,也是軍中日常操練的科目之一。

鄧舍取了個名字,統稱之為“拉練”,意思即為“拉出去操練”。透過拉練,除了可以鍛鍊士卒的體質、提高軍隊的機動速度,還能磨礪出部隊的鬥志與增進團結,從而更增強戰鬥力。五衙精銳是操練最嚴格的,常常負重強行軍,連棉甲帶武器,及乾糧、清水,全幅披掛,連續行軍二三百里都是小兒科。

月落無聲,朝陽東起。

清晨的風很涼,吹在士卒的臉上,幾千人連成了望不到邊際的一條線。每個人都在奔跑,煙塵滾滾。十夫長、百戶、千戶,各級的軍官緊隨在本部的左右,時不時簡短地發出一道命令,調整隊形。

這支部隊,就如一道滾滾的洪流,奔湧出山谷,不可阻擋地馳往預定作戰地點。拉練要有口號,歌聲能減緩疲勞,鼓舞士氣。關世容親自起頭,數千人同聲喊出了拉練的軍歌:“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爭取勝利。”

豪邁、有力的歌聲,像春雷,如虎吼,響徹遼東大地。

精銳與非精銳的區別,進入臨戰狀態之快慢,是重要的一條衡量標準。關世容的各部悉數抵達指點位置之後,展開隊形,席地休息半晌,又過了足有半個多時辰,潘誠的前鋒才出現在了地平線上。

正如關世容的判斷,潘誠的確有圍城打援之心,他帶來了八千多人。前鋒是兩百來人的騎兵,當他們發現對面關世容部已經列陣備戰的時候,出現了一陣騷亂。很快,分出了數十騎,打馬轉回,馳往後陣,去向潘誠報信。

潘誠聞訊大驚。

長途奔襲,變成了遭遇戰,還是非預期遭遇戰。本想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不料敵人反應竟然如此之快,措手不及的,反而變成了己軍。他心念急轉,第一個想到的念頭,是全軍後撤,以避免與有備之敵倉促接戰。

但是,隨即他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他帶的八千人,將近一半都是新近裹挾入軍的丁壯。如果不戰而退,敵人肯定銜尾掩殺,這樣,軍隊的秩序就會很難維持。不用想也知道,那些沒經歷過多少戰陣的丁壯定然會驚惶無比,很有可能在逃跑的過程中產生炸營,導致全軍的覆滅。

他有過很多次親身的經驗,深切的知道,打仗,難的不是組織進攻,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最難的是組織撤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