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二卷 我來一扣動天地 19 萬戶 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我來一扣動天地 19 萬戶 Ⅰ (3 / 4)

佟豆蘭的女真人和鄧舍沒有統屬關係,他一直迴避,不投,不走,很含糊。可以算他們來幫忙的,也可以理解為合作伙伴。鄧舍暫時沒把他們考慮進去。

另外,各城搜檢得工匠二百人,悉數送來雙城,一併編入匠營。各城漢人、渤海人、高麗人大戶,按照雙城的老規矩,反抗的一概殺戮,分其田地,或歸軍用,或給貧者。投降配合的,分毫不損,責令每戶送嫡子來雙城入侍,統統發給質子營。這兩營由左車兒代管。

漢卒三營,麗卒一營,編制一定下來,統屬關係清楚許多。再有戰鬥,各負其責。但是,如果碰上比較大的會戰,軍卒混在一起,該如何區別?“將異其旗,卒異其章”,可以仿照古制,結合現在的制度,在軍章上加以區別。

漢卒佩紅章;麗卒佩黑章,用黑旗。文營為左,用青旗,章在左肩;陳營為右,用白旗,章在右肩;鄧舍中軍,展黃旗,章在胸前。章上寫士卒名字及上官十夫長、百夫長的名字。

洪繼勳等人自無意見。當即傳令各城,規劃分屬,按照各自所屬,送給樣章,分別製作佩戴。

旗、章只不過是形式,便於區別。重頭戲非操練莫屬。陳虎等將駐紮在外,不能統一訓練,嚴令每日一小操,三日一大操,不得懈怠。文華國等即刻出城,接著修建大校場,分軍按隊,由八百老卒充任教官,習練技擊,熟悉陣型。

可惜炸山口時,把從永平得來的火藥用了個十之七八,火銃手只能暫停訓練。高麗人不諳火藥製造,指望繳獲、購買可能性太小;自己製造的話,雙城周邊,多產鐵、銅,磺、硝等物實在不多。是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事實上,不止高麗,整個的遼東紅巾,火藥方面都是比較缺乏的。洪繼勳道:“寧遠、定州較富,得銀錢甚多。並且雙城等地,有金礦、大鹽池。物通有無,小可以為可選能言善道的精幹士卒,喬裝北上。遼東有硝石,仍在蒙元手中的大寧等地,不缺此物。金覆蓋等州,瀕臨大海,常有山東、甚至兩浙各地的船隻來往。而山東經毛平章治理,物產頗豐,兩浙更是膏腴之地。許以重利,必有所獲。

“此為開源。尚需節流。火藥既然不足,就多制箭矢。高麗人火器不精良,普及度遠不及中國,也是多用箭矢。我有山產鐵、銅,遣專人負責,出礦冶煉不停,足夠使用。

“其他火銃等諸般火器的製造。大炮製不得,至於火銃,陸千戶出身軍器匠人提舉司,不是外行。匠營各色工匠都有,選伶俐軍卒協制,產量雖不會大,補充缺損應不成問題。”

權宜之策,姑且行之。鄧舍一一同意,即擇陸千五督辦冶煉,開闢匠舍,兼管制造火器一事。洪繼勳提到山東,倒是叫他心中一動。也不知王士誠、續繼祖火拼趙君用結果如何?打定主意,派遣人去金覆蓋諸州時,順便打探訊息。

民政、軍事粗略梳理一遍。該辦的事兒,大家心中有數。洪繼勳道:“精兵已成,將軍用來攻略兩界,萬人綽綽有餘。要想虎視南下,稍嫌不足。小可有三策獻上。”

走一步,看兩步,鄧舍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才。道:“先生請細說。”

“其一,徵各城漢人、渤海人入軍;其二,厚遇佟豆蘭,引女真部落來投;其三,將軍許軍中高麗賤民脫籍入民,反響甚好。

“如今連戰連捷,軍威大盛。小可聞聽,雙城本地的賤民、棒子,許多都有投軍打算。可以擴招麗軍,做為附庸,協助守城,維持地方。其中或有精銳,也可以用來衝鋒陷陣。”

召漢人、渤海人從軍,沒有問題;拉攏女真人是既定的計劃;唯有麗卒附庸,不能多。可惜漢人比重太小,鄧舍微一尋思,道:“目前各城糧草,僅可保萬人兩三月用。徵軍不宜過多。漢卒三千,麗卒四千罷。”他嘆了口氣,沒人馬沒地盤時,想人馬想地盤;有了人馬地盤,又發愁糧草兵源。自失一笑,這不是個圈兒麼?

感慨發過,暗暗記下,兩件大事:火藥糧草、兵卒來源。需要解決。

洪繼勳摺扇一合,在手掌上輕輕打了一下,喚回鄧舍的注意力。討論半天,大部分時間他自己在說,沒半分疲態,依舊精神抖擻,問出最後一個問題,道:“五城安民,不比雙城一地。將軍可有謀劃?”

一聽他問,鄧舍就知道,他肯定已有成算。果然,不等鄧舍回答,洪繼勳伸手從袖中取出一卷文書。卻不展開去唸,手指夾著,遞給一邊兒的吳鶴年,道:“吳總管管理地方,請看小可此書有無不妥?指點一二。”

吳鶴年嘿嘿一笑,心中惱他輕視自己,當自己為打雜跑腿兒的二狗子,嘴上恭維:“先生大才,指點不敢當。”接過來,抖開灑了眼,讚歎,“好文字,好文字!”頓了頓,又道,“一筆好字。”清清嗓子,恭身側對鄧舍站好,念道,“告高麗人等書。

殷商,高麗祖也,同我中國,本為一家。世所和睦,皆為中華。蒙元已降,如虎而冠。倒行逆施,暴陵內外。窮絕江南,中原黔黎殄喪。兩徵日本,海東為之一空。慕我林氏,壯哉箕子之民。我大宋潁上一倡,影從千萬。

滄海橫流,惟英雄方顯本色;救濟斯民,舍豪傑而問其誰?良馬有策,遠道可致;賢士有合,大道可明。三千里錦繡江山,俠少良家之子弟,吾翹首以待之。”

——

1,三水府。

三水府本為古渤海國顯德府界地,後為女真佔據。金、元屬合蘭府。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