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三卷 英雄無聲天地老 49 真儒 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卷 英雄無聲天地老 49 真儒 Ⅰ (2 / 3)

換句話說,也即:樸獻忠現在的官職,不入流,並且臨時的。

“小小司吏,太過屈才。”鄧舍揮了揮手,一句話叫樸獻忠青雲直上,“待這次清洗過後,總管府若有闕員,給他個首領官噹噹罷,專門負責高麗內部事務。”

首領官最高的正七品,最低的從九品。即便從九品,小小芝麻也是官兒,身份可就大不一樣了。

“是。”

“告訴吳鶴年,類似的人才,多多挖掘。”三言兩語,略過此事不講,鄧舍問起正題,“你去見那姚大人,怎麼說的?”

“末將奉將軍之令,先在關押姚大人的牢外,悄悄觀看片刻。見姚大人盤膝而坐,似在閉目吟詩,可惜他聲音太小,吟誦的甚麼,末將沒能聽得清楚。”

吟詩?鄧舍微微愕然,搖了搖頭,心想:“視死如歸麼?”問道:“我送去的美酒,他有無飲用?”

“不曾飲用。不過,聽牢頭說,他卻要了些清水,盥洗沐浴;也不曾吃飯,午間只喝了水,說是清滌腸胃,好乾乾淨淨地去見列祖列宗。”

盥洗沐浴倒也罷了,清滌腸胃,好乾乾淨淨地去見祖宗,鄧舍倒是頭次聽說。他再度愕然,又搖了搖頭,不由回想起他勸自己為了漢家祖宗,救援遼陽的話,心想:“今日看來,那些話的確出自他的肺腑了。”問道:“我交代的話,你問了麼?”

“問了。”

“他怎麼回答?”

“將軍的三個問題,末將一一詢問。”

那軍官口齒便利,述說起來,便如把當時的情景,一一展現鄧舍的面前。鄧舍就像是身臨其境,陰暗、潮溼的牢房中,姚好古背窗而立,下午的陽光投射進小小的窗中,拉長他的身影,鋪展在滿是柴草、髒汙的地面。

兩個軍官站在他的對面,其中一個開口說道:“大將軍問你:錢士德、黃驢哥、韓氏內亂,你說沒有參與,我相信。可你身為錢士德的上官,對他們具體的計劃肯定早有聽聞,參與的人除了他們之外,還有誰?”

“救遼陽,非大將軍不可;我說的很清楚了,我本不願將軍死。如果還有別人參與的話,不用將軍來問,我早就主動說了。”

姚好古會不會說,他究竟知道不知道,鄧舍其實並不在意,因為無關緊要。他派人去問,不過例行公事;他深知雙城問題的所在,要解決,靠不了別人。

“大將軍問你:關平章私下勾結瀋陽,出賣潘美,你知道不知道?”

姚好古面色如常,回答:“知道。”

“知道?身為大宋遼陽行省平章,勾結韃子,賣我將士,這是什麼樣的行為?你對此不管不問,倒也罷了;卻又在關平章作繭自縛,陷遼陽入危難的時候,口口聲聲民族大義,要我出軍去救,你好意思麼?我且問你,就不說民族大義,你對得起潘美麼?你對得起戰死東牟山的數千將士麼?你對得起遼陽城中陷入危境的數萬將士麼?”

鄧舍的質問,字字誅心;姚好古仰天大笑,半晌,他才徐徐說到:“勾連納哈出,本為我姓姚的提出,我有甚麼好羞慚的?不止不羞慚,老子得意洋洋!兵者,詐也;不詐何有軍?大將軍熟知兵事,何必故作此言?”

他嘆了口氣,道:“只可惜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關平章太過心急,沒聽了我再等些時日、摸透納哈出動靜的建議,終究功虧一簣,失去了一舉拿下遼東的大好機會,可惜可惜!”

“那潘美?”

姚好古的笑聲戛然而止,他盯著那兩個軍官看了會兒,再回頭去看了看窗外的陽光,他似乎猶豫了一下,但最終說出了實話。他道:“調潘美去東牟山,不是我的提議。”他帶著惋惜,有些不滿,“可惜了瀋陽,可惜了潘美。”

鄧舍聽的出來,姚好古話中意思,對潘美甚為賞識。他先前的猶豫,大約在考慮要不要為尊者諱,但關鐸借刀殺潘美的事兒,早傳遍了雙城、以至遼陽,絲毫沒了隱瞞的必要。

“大將軍最後問你:明日臨刑,你有什麼要求麼?”

聽著明日臨刑的通牒,姚好古鎮定自若。他負手踱步,繞著狹窄的牢房轉了好幾圈,人之將死,會想些什麼?對生命的眷戀?想念父母親人?追憶往昔的快樂,又或者懺悔曾做過的錯事?又或者,信奉神佛仙家,堅信會有輪迴下世,以此來安慰對死亡的恐懼?當然,也不排除會有些人,他們想的更高、更遠。

姚好古停下了腳步,他慨然嘆道:“上承千百年之統,下垂千百世之緒者,將不在我身。今既死矣,唯一言相告將軍:戈戈不休,錯不在民。將軍英明睿武,或可成大事,孟子曰: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此先賢言語,盼將軍可記之、勿望之。”

上承千百年之統,下垂千百世之緒,這句話為宋末元初的姚樞所說。他以此來勸告理學傳人趙復,不要為了成全個人的氣節名望,就輕死殉國,反而使得中華文明失去了傳承發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