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蟻賊> 第三卷 英雄無聲天地老 8 潛流 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卷 英雄無聲天地老 8 潛流 Ⅱ (1 / 4)

關鐸沒有遣派鄧捨去做打遼南的先鋒,也沒有命他調平壤的軍馬配合作戰。只要求鄧舍必須在半個月內,將軍隊部屬到鴨綠江沿岸。

三路守軍中,困守瀋陽這一路甚至比搠思監、遼西兩路還要重要,因為它逼近遼陽,距離遼南最近。地位如此重要,關鐸顯然不會把這個重任只交給鄧舍的軍隊,起主要遏制作用的,還是遼陽。也就是說,困守瀋陽一路的指揮所,沒有設在鴨綠江沿岸,而是設在了遼陽。

指揮所既在遼陽,身為名義主帥的鄧舍,自然也就被關鐸光明長大地留了下來。

四路大軍的主帥定下,接下來就是具體的兵力分配。每一個到場的將軍,輪番出班領命;掌管輜重、糧餉的官員,核實各路大軍的人數,劃分負責的範圍。具體的出軍日期,關鐸沒有說;只要求諸軍儘快做好準備。

細節的問題很繁雜,直到夜色深沉,軍議才結束。

結束前,關鐸做了件令鄧舍大感佩服的事兒。他請來小明王、劉福通的畫像,淨手焚香,領著上百將軍列隊院中,跪倒在地,指著夜空明誓:必和察罕帖木兒勢不兩立;若不能救出主公,他關鐸一死而已。

說到後來,他激動的熱淚盈眶,思及小明王顛簸之苦,只差嚎啕大哭。一片忠誠,日月可鑑,端得感天動地。很多人都被他感動的淚流滿面,鄧舍也少不得陪著大哭一場。

鬧劇完了,才軍議散會。

鄧舍揉著紅眼圈,出了府門。侍衛們備好了火把,將軍們各自取下,帶回兵器,紛紛攘攘地各回府中。鄧舍站在門外等了會兒,沒見著方補真,他是文臣,大約不屑和武將擁擠,走在了後邊。

鄧舍仰頭看天,今夜月色甚好,如水的光華傾斜下來,吹面的風裡,溫暖中帶幾分涼爽。幾顆星星鑲嵌碧空,仿似鵝絨上的鑽石,璀璨閃亮。無數搖動的火把,映紅了青石板的道路,路邊的府宅忽明忽暗,就如鄧舍此時的心情,既有一切盡在掌控的安慰,又有不知何時會有變化的擔憂。

關鐸威名顯赫,透過幾日來的接觸,心機更是深沉。雖然到目前為止,拉攏自己、打遼南、守瀋陽,關鐸一步步的舉措尚且盡在掌握,可鄧舍不相信,永遠會如此。正如下棋,能提前看出對方的三板斧,就可成為高手。鄧舍有預感,他的預測也就到此為止了,關鐸終將跳出盤外。

古人云:多智則近妖。無論是他,還是自比孔明的洪繼勳,畢竟都不是妖。可以預見,不在明天,不在後天,早晚有一天,關鐸會突發奇招,走出一步出乎他意料的棋來,令他措手不及。

到的那天,該如何應對?鄧舍喃喃道:“該加快速度了。”府門口的人漸漸稀疏,將軍們逐漸走完,方補真依然不見蹤影。兩三個文官兒從鄧捨身邊走過,其中一個穿著緋色官袍,身材不高,頭小耳大,好聽點,叫“耳可垂肩”,通俗點,叫“招風耳”。

軍議上此人有發言,鄧舍記得,正是李阿關的夫君,——左右司郎中李敦儒。顧不得方補真,忙趕上幾步,一拱手,道:“李大人。”

李敦儒回過頭,愣了愣,點頭回揖,道:“鄧總管。”他身邊幾人都是左右司的官員,打了招呼,自行先去。李敦儒一邊兒和同僚告別,一邊兒腳下不停,問鄧舍:“鄧總管怎還沒走,等人麼?”

鄧舍隨在他身側,邊走邊笑道:“上午才去李大人府上拜訪,大人公務繁忙,沒的見成。”

李敦儒道:“大戰在即,輜重糧草需要提早預備,卑職這幾日,忙得腳不沾地。鄧總管來卑職府上的事兒,賤內也有告之,本該登門回訪,實在抽不開身。……不知鄧總管,有什麼事兒麼?”

鄧舍笑道:“也沒甚事兒,久仰大人書畫兩絕,我雖為武將,也好附庸風雅,眼前既有寶山,不能空手而回。想向大人討幅墨寶。”

“書畫雙絕”,純粹是奉承。李敦儒畢竟文人,鄧舍打聽出,他平素愛好不多,也就好寫兩個字、好畫兩筆畫。他想緩和同李家的關係,不能不瘙其癢處。

李敦儒沒甚喜色,皺了眉頭,道:“總管稱讚,實不敢當。卑職那點子水平,也就平時消遣,自娛自樂罷了,拿不出手的。”鄧舍笑道:“大人何必謙虛?我凡認識的將軍們,無不對大人的書畫讚不絕口。”

李敦儒看了一眼鄧舍,道:“總管既這般說,待閒了吧,卑職畫好裱上,親送總管府上。如何?”鄧舍大喜,拱手道:“能得大人墨寶,喜不自勝,我提前謝過。到時我必親自去取,順便再答謝大人。”

李敦儒淡淡地道:“答謝倒不必了。總管年輕有為,能看的上卑職之畫,那是卑職的榮幸。”潦潦作個揖,道,“總管慢走,卑職還有些事兒,先走一步。告辭。”

鄧舍回禮,看他走遠。李敦儒的態度,從頭到尾不冷不熱,可以理解為不卑不亢,但怎麼看,怎麼像心有芥蒂。鄧舍早就想開了,努力挽回是自己的事兒,應不應自己這個情是對方的事兒,錯又不在自己,笑了笑,發現已走出兩條街外,畢千牛等在不遠前邊兒。

鄧舍大步走過去,畢千牛迎上來,低聲道:“將軍,府裡來報,雙城來了信。”鄧舍翻身上馬,道:“回去再說。”

夜色裡,一行人緩緩而行,走不的兩步,身後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來遼陽之前,陳虎、洪繼勳再三叮囑,畢千牛不敢掉以輕心,按住刀柄,親兵們有條不紊將鄧舍圍在中間。

做完這一切,眾人才回頭後望。四五個騎士到了近前,當先一人,明盔亮甲,分明是個將軍,高聲嚷叫:“前邊走的,莫不是鄧小哥兒?”卻是鄧三舊友,官居下萬戶,前數日拜訪過鄧舍、鄧舍也回訪過的,名叫胡忠。

鄧舍勒住坐騎,示意親兵散開,笑道:“原來是胡叔,我以為我已是走的最晚,沒料到你比我還晚。”

“晚甚麼?”胡忠催馬過來,往左右看看,街道上沒幾個人,遠遠前邊,是才走遠的李敦儒,他道,“俺*專門留下等你的。”鄧舍笑道:“有什麼事兒,叫你手下吩咐一聲,侄子必當親自登門,用的著等麼?”

胡忠嘿然,道:“此處不是說話場所,鄧小哥兒,你隨我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