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老爺就是將軍老爺,想的周全!”河光秀又跪下來,狠狠磕了幾個響頭。地上積水甚多,一沾水,唇上的鬍子掉了許多。他渾沒注意,雄糾糾氣昂昂地去了。正逢上自北城牆趕到的左車兒,擦肩而過。
身邊親兵輕聲道:“將軍,戌時要到了。”
“分出一百親兵巡視城頭,有違紀者,斬!調南城牆守軍五百,以及三百麗卒下城、於城門集合。”鄧舍發令道,揮手止住左車兒行禮,問,“給你八百人,夠不夠衝南面敵人一陣?”
左車兒根本不帶考慮,奮聲:“五百就夠!”
鄧舍一笑:“這次出擊不是為了破敵。樹兩倍旗幟,虛張聲勢。不要死戰,也不能戲做得太明顯。中間分寸,你自把握。”
昔日上馬賊時,鄧三在戰場上救過左車兒兩次。趙過升職,他接任親兵隊長。隨侍鄧舍左右,比任何一個人,都更清楚勝利背後他付出的心血,常恨不能給以解憂。當前局勢危急,正該報效之時,他昂然道:“小人理會的。”
“擊鼓!”
破局,要想敵人不攻城,最佳辦法,只有一個。趁雨夜主動進攻,使之不能辨我守攻之虛實。風雨飄搖,鄧舍佇立城頭,遠望西城門,文、羅、陸部隨著鼓聲,魚貫出城。沒點火把,瞧不真切。黑壓壓一片,就如天上的雲,壓下城頭,也壓住了鄧舍的心。
人算畢,看天算。他的各種佈置,成或不成,最終,要看文、羅、陸夜襲山口的結果。順利,成一半;不順利,重頭再來。
鄧舍轉回視線,南城門下,趙、左兩部也開始出城。前馳二十里,便是高麗人的營地。
——
1,高麗階級。
分為五等:王族、兩班、中人、庶民、賤民。
兩班指供職兩班(文武)之官員。“兩班子弟止許讀書,不習技藝。或所行不善,則國人皆非之。”
中人為較兩班為次的書吏之類。庶民是從事農工商業之平民。
2,賤民。
賤民分公賤、私賤兩類。公賤有官妓、婢、官奴、驛卒、獄卒等;私賤有娼婦、僧尼(並非所有的僧尼都是賤民)、私奴婢等。此外,從事屠宰牛馬、皮革加工、編制柳器、演假面戲劇、雜技等行業的居民集團也是賤民。
雖稱“年滿六十放役”,可似乎能被放役的不多。即使放役從良,其後代子孫,仍為賤民。
——“凡為賤類,若父若母一賤則賤。縱其本主放許為良,於其所生子孫卻還為賤。又其本主絕其繼嗣亦屬同宗,所以然者不欲使終良也。”
3,賤民地位。
賤民地位極低。高麗人必須八代不幹賤類,才有資格入仕。
——“昔我始祖垂誡於後嗣子孫雲:凡此賤類,其種有別。慎勿使斯類從良,若許從良,後必通仕,漸求要職謀亂國家,若違此誡,社稷危矣。由是小邦之法,於其八世戶籍不幹賤類然後乃得筮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