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次大陸逐漸走向和平
那怕這種和平是以天竺人的屈辱為代價。頂點小說,
就在這種時候,遙遠的高麗戰場上和平曙光同樣展露,因為米國人終於獲得了一次勝利,一場久違的真正勝利。
第六次戰役結束了。
李奇微和範弗裡特兩個傢伙,利用大步後退戰術,不停拉長志願軍本來就緊繃的後勤供應線,甚至一口氣退到了大田一線,根據他們的判斷,志願軍儲備的彈藥即將耗盡時,突然以包括整整九個美軍師在內的數十萬兵力,發起了全線反擊,甚至八十二空降師還搞了大規模空降作戰。
已經瀕臨攻擊極限,再加上北方嚴寒和轟炸制約運輸能力的志願軍,最終還是沒能頂住美軍反攻,不得不全線後撤,甚至一口氣撤到了漢江,而正像當初陳虎擔心的,此時全面封凍的漢江,已經無法再為他們提供一條短時間能夠建立的防線。
最終包括漢城在內,分界線以南絕大多數佔領區都丟失,甚至還被美軍攻入分界線以北,目前戰線和原本歷史上五次戰役結束後幾乎一模一樣。
不過這場勝利卻並沒有讓杜魯門昏了頭腦,他緊接著就提出了雙方和談的要求。
原因很簡單,美軍為這場勝利付出的代價太大了,大到觸目驚心的地步,整個戰役中,包括前期的收縮和後期的反攻,美軍光陣亡失蹤數量就超過了兩萬,包括八十二空降師在內三個師幾乎打殘。其他所有參戰部隊均損失慘重。澳大利亞旅甚至全軍覆沒。要知道袋鼠們可一直是聯軍中最兇悍的一支。結果反攻過程中,被志願軍誘入伏擊圈一鍋端了。
除去南高麗軍,聯軍加起來傷亡接近七萬。
很顯然這樣的傷亡比例,還想打到鴨綠江完全就是天方夜譚,把高麗戰場上聯軍全打光都不夠。
和談是唯一選擇。
而李同志也立刻做出回應同意進行談判。
很顯然他那邊也在一直等待這個機會。
“你看這多好,大家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一談,有什麼問題不能解決呢打打殺殺多沒意思,你看我就不喜歡打打殺殺”
楊豐很欣慰地對約翰遜說。
後者無語地笑了笑。楊元首的臉皮之厚,在他看來也算是到了一種新境界。
他們和李同志的談判,還是透過楊豐這個中間人,畢竟一直都是他在操心這件事,另外杜魯門也想修補一下雙方關係,免得和談期間這個傢伙再多生事端,他最近麻煩已經夠多了,現在只想以最快速度結束高麗戰爭,至於以後的事情
他的任期馬上結束了,哪還有心考慮別的。
同樣楊豐也想借機會重新將關係加加熱。天竺人已經被他打趴下了,接下來最重要的是能夠穩穩當當把這顆熟透的蘋果摘下來。而米國是唯一一個能干擾這一過程的國家,適當的修好必不可少。
雖然雙方都知道,現在的修好充滿著虛情假意,但在需要的情況下,虛情假意還是很有必要的,另外這種虛情假意也需要一些錦上添花的點綴。
比如說米國政府同意雙方合作研發一款新型噴氣式教練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