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新大明帝國> 第三二四章 全面升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二四章 全面升級 (1 / 3)

至於尼赫魯這次最終放多少血,這個就得看外交人員在談判桌上的效率了,反正二十億美元是底限,好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呢,一萬平方公里一億美元肯定不算多

而天竺人能不能掏得起這筆賠款的問題

這個沒什麼大不了,楊元首早就想好了,可以給尼赫魯提供一部分貸款,反正大明帝國銀行現在持有一大堆美元,這些年對外貿易嚴重順差,再加上隨著經濟繁榮財政收入增加,越來越不需要楊元首從自己的收入裡補貼,結果導致大明帝國銀行裡面楊元首賺的美元和老百姓兌換的美元越攢越多。頂點小說,

反正米國政府也不可能給他兌換成黃金。

既然這樣那還留在手裡幹什麼

給尼赫魯貸款,然後讓他拿貸款再支付賠款,無論他是給真納還是給阿薩姆人,最後都還是回到大明帝國銀行,真納到現在為止欠大明帝國銀行的貸款已經達到五億美元了,阿薩姆人的貸款也有三億美元,他們也都等著這筆賠款還貸呢

但給尼赫魯貸款當然不能白給,哪有那樣的好事,別的不說抵押品總要有的。

比如鐵礦或者煤礦什麼的。

雖然楊元首已經拿下皮爾巴拉大鐵礦,但因為人工問題,那裡的鐵礦石成本較高,而且因為基礎建設週期長,所以產量增長速度依然跟不上鋼鐵業發展速度,畢竟楊豐現在不僅僅是要供應國內鋼鐵廠,東南亞其他華人財團的鋼鐵廠也得靠他供應。

除此之外煤炭也不夠。

雖然蘇門答臘和婆羅洲都是煤炭重要產區。但採煤同樣是個費力的活兒。產量增速也無法跟上經濟發展速度。

所以必須擴大來源。

而天竺恰恰是這兩種東西的最重要產區。同樣天竺也最不缺廉價的勞動力。

讓尼赫魯拿出幾座大型鐵礦和煤礦給華夏礦業,由華夏礦業來給他做貸款擔保,順便再要點稅收優惠什麼的,這樣就差不多可以了,大明帝國經濟的吸血管就算插到天竺人民的身上了,再加上大明產品的關稅優惠,這樣一邊拿著廉價的原料,一邊傾銷廉價工業品

啊。經濟殖民的生活多美好

“元首,這是這次戰爭的損失統計。”

陳虎小心翼翼地遞給正開心笑著的楊元首。

持續兩年的東南亞和南亞大混戰,給明軍造成的損失也不小,陸軍陣亡加失蹤終於超過一萬了,負傷超過三萬,這裡麵包括近一萬殘疾,之所以出現這麼重的傷亡,主要是新軍太多,無論是他從李同志那裡兌換來的新軍還是李白部下改編的新軍,傷亡率都遠遠高於正版明軍。實際上正版明軍這次陣亡的人數還沒上次戰爭多呢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除了新軍訓練水平跟不上外。初期投入戰場時候,很多人沒有防彈衣是一個非常重要原因。

可別小看這種東西,雖然凱夫拉防彈衣並不能真正擋住子彈,而且明軍也沒有奢侈到全套現代美國大兵水平,但卻能讓陣亡率直線下降,它可以把陣亡變成重傷,把重傷變成輕傷,把輕傷變成毫髮無傷,而明軍的醫療水平保證了,只要不是在戰場上直接被打死,基本上絕大多數都能搶救回來。

這才是防彈衣的最重要意義。

至於裝備損失

楊元首一般不看裝備損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