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2. 投降奠定基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2. 投降奠定基業 (2 / 2)

這些,正是苻洪想要的!從此,以王師之名,攻克的每一座城池,佔領的每一塊土地,名義上都屬於大晉。

這是各懷心思的苟合,東晉利用苻洪,想以胡制胡,作壁上觀,以求漁翁之利;而苻洪降晉也不過是權宜之策,以便出師有名,趁亂奪取關中,成就真正屬於自己的霸業。

在打敗姚襄佔領關右地區之後,苻洪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三秦王,將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的東晉朝廷撇在一邊。

這是苻洪的高明之處,也正是東晉朝廷的迂腐之處。其根源在於,無論誰打下了城池土地,都不可能拱手送人,東晉也絕無辦法去染指。而且,眾勢力角逐之後的最強者,必將會成為東晉的敵人。

還我山河的道路上,靠奇思妙想是沒有用的,唯有自己去拼。

那時苻洪,志得意滿,傲視群雄,曾對博士胡文言道:“孤率眾十萬,居形勝之地,冉閔、慕容俊可指辰而殄,姚襄父子克之在吾數中,孤取天下,有易於漢祖。”

如果苻洪熟讀史書,一定會發現,其實,漢高祖取天下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擁兵數十萬時也曾有過被打敗而拋妻棄子的經歷,很多次死裡逃生之後,才換來了天下一統。苻洪所言,精神可嘉。其實,即使單單從死裡逃生這件事上來比較,他也是比不過漢祖的,只被害過一次,卻難逃一死。

害死他的人叫麻秋。此人曾多次出現在我們的文章當中,後趙重要將領,先後和段遼、慕容恪、謝艾(後面會提到)等人交手,能力介於名將和一般將領之間,屬於那種和名將打了會敗,和一般將領打了會勝的將領。為後趙征戰多年,功勳卓著,深為石虎所倚重。冉閔頒佈“殺胡令”時,麻秋殺掉軍中胡族以響應冉閔,但在回師鄴城的途中被苻雄(苻洪子)擊敗並俘獲,麻秋隨即投降苻洪,被任命為軍師將軍。

事實上,麻秋和苻洪是老相識了,不僅僅是同在後趙供職的同僚關係,那年前趙敗亡時,正是由於麻秋領兵來攻,才迫使苻洪向石虎投降,從而轉危為安,最終成就今時之強大。

雖然在打仗上屢次敗於名將之手,但數十年的征戰經驗也鍛煉出了麻秋卓越的戰略眼光,堪稱一位卓越的軍師。正是他為苻洪勾畫了“佔領關中穩固根基,進而東進爭奪天下”的戰略構想。即使後來苻洪被其所害,前秦的後繼者們依然秉承此戰略,堅定不移。

350年三月,萬物復甦,春花爛漫,正是故友相聚,請客吃飯的好時候。麻秋請苻洪吃了頓飯,二人共同回憶了過往的美好歲月,也暢想了對未來的美好願景,雙方友情更加深厚、牢固。酒足飯飽之後,賓主盡歡而散。唯一不愉快在於,麻秋為了實現自己不可告人的小小夢想,“欲並其(苻洪)眾”(《通鑑》),在苻洪的酒裡下了點藥。苻洪回家後發覺肚子有點痛,本以為是吃壞了肚子,直到痛不可耐,才明白自己原來是被陰了。

一段本可以高山流水的友誼,突然就變成了拔刀相向的仇恨!

臨死前,苻洪向兒子苻健交代後事:“所以未入關者,言中州可指時而定。今見困豎子,中原非汝兄弟所能辦。關中形勝,吾亡後便可鼓行而西。”(《晉書》)。言終而死,年六十六。

雖然被麻秋所害,但是苻洪還是從內心裡認同麻秋所提出的戰略方案,人雖死,西進關中的戰略不能死,一統天下的夢想更不能死。

苻健擦乾眼淚,抓住並殺死麻秋,收拾行囊,按照其父親留下的遺訓,帶領著十萬之眾,向關中進發。

苻洪的一生是謀略的一生,算計的一生,在亂世紛爭中左右逢源,在鬥爭的刀叢裡翩翩起舞,依靠屈辱的投降而逢凶化吉、遇難成祥,並將之當成謀取政治利益的重要手段,因之逐步走向強大。然而,最終卻被投降之人所害,也算是報應迴圈,死得其所。

永和七年(351年)正月二十日,苻健即天王位,建立前秦政權,追諡父親苻洪為惠武皇帝(《資治通鑑》作武惠皇帝),廟號太祖。

作為奠基者,苻洪對前秦霸業的最終確立,功不可沒。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