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2. 投降奠定基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2. 投降奠定基業 (1 / 2)

關於苻氏家族的記載,是從苻洪開始的,在他之前的歲月,只知道其家世代為氐族酋長,根正苗紅的官宦世家,祖傳的官職,世襲的領導。

苻洪本是沒有姓氏的,因家中池塘生有五丈長的蒲草,鄰里常以“蒲家”相稱,久而久之,也就以“蒲”為姓了;苻洪本也是沒有名字的,出生時恰逢陰雨不止,傳有民謠說“雨若不止,洪水必起”,於是,其父親就以“洪”字給苻洪取了名。“苻”姓是他後來自己改的,只為了一句讖(chèn)文:“草付應稱王”。在實力足夠強大時,為了能順利稱“王”,果斷拋卻父輩傳下的姓氏,才有了本章所要講的“苻洪”。改姓氏那會兒,苻洪已經姓了很多年的“蒲”了。

為成就霸業,改“姓”是再簡單和正常不過的了,大家完全沒必要為苻洪感到奇怪。即使是兩千年以後的當代,也依然有人願意為高官厚祿而拋卻祖宗改投敵寇的。典型人物如汪兆銘,當時聞風歸附者,何止百萬,更因此有了“曲線救國”這麼一說。同樣的事,不管是多麼地不要臉,只要做的人多了,大家也就會覺得是理所應當的,甚至可以造出個理由來說服自己,讓它成為理所應當的。

苻洪,字廣世,略陽臨渭(甘肅秦安隴城)人,為人好施捨、多權變、有謀略,而且善騎射,勇猛威武,算是個文武雙全的人物,酋長的職務傳到他手裡時,氐人即敬且畏還很服之。傑出的個人能力和崇高的威望為苻洪後來的成就奠定了堅實基礎,也是他在多方投靠之後卻不至於眾叛親離的資本,反而能夠在一次次的投降中走向強大。

其實,苻洪並不是真心願意投降,從他的第一次投降是被脅迫的即可看出。上位者有上位者的自尊和驕傲,但是,依附更強者卻是弱者在亂世當中保全性命的必然選擇。

當時正逢西晉永嘉之亂,中央政權的淪喪使如苻洪這樣的小部落處在生死存亡的邊緣,何去何從,死生立定。但是即便如此,苻洪毅然拒絕了劉聰的招降,並不是劉聰不夠強大,只是因為心中大義尚存,曾經的他的皇帝陛下,那時正穿著青衣小帽為劉聰端茶斟酒、牽馬執鞭。

為安身立命計,苻洪廣納英傑,自立盟主。不過當匈奴人劉曜在長安建都立國時,面對近在身邊的威脅,苻洪卻不得不低下頭顱來,在蒲光等人逼迫下,向前趙投降。

這是苻洪勢力的歷史性時刻,投降劉曜之後,苻洪被封為率義侯。此次投降不僅使自己在強權面前轉危為安,而且一舉告別草莽時代,完成了從農民軍向正規軍的轉變。

後來,劉曜戰敗,前趙隨之滅亡,石虎大軍橫掃關中,對前趙殘餘勢力進行了血腥的剿滅和屠殺。正是在此形勢下,苻洪再次選擇了投降,和第一次被脅迫的投降有所不同,這一次苻洪很主動,率領著他的兩萬部眾,欣欣然來到石虎帳前,下跪,繳械,認慫並拍馬屁,一氣呵成。石虎很歡喜,高興之餘向石勒上表,舉薦苻洪為監察六夷軍事、冠軍將軍,並讓其管理西部事務。

西部事務有很多,比如一方軍政要務,稅收,安置流民等。苻洪就是在這些西部事務中日益強大起來。

在石虎統治時期,苻洪備受信任,即使有冉閔的誹謗,石虎依然絲毫不減對苻洪的器重。當然,苻洪的回報也是極其豐厚的,不僅為石虎維持其殘暴統治獻計獻策(遷關中豪強充實都城),而且屢立戰功(平定梁犢等)。也正是在此期間,苻洪勢力獲得了極大地提升,麾下十餘萬眾,官至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雍、秦州諸軍事,雍州刺史,晉爵略陽郡公,其部下被封侯者兩千餘人。

其實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石虎雖然殘暴,但他的統治依然穩固的原因。被殘酷剝削,被無情壓迫,被血腥屠殺的,永遠都是那些像羊一樣的晉國的遺民。而維持其統治的利劍,始終被石虎攥在手中,光潔如新,鋒利無比。

石虎死後,篡位成功的石遵聽信冉閔進言,為防止苻洪割據自立,解除苻洪都督雍、秦州諸軍事職務,不再讓其鎮守關中。憤怒之下,苻洪派使者向東晉投降。

這是苻洪的第三次投降,衝冠一怒為官職,什麼君臣大義、華夷之辨統統不是事,重要的是利益。誰能給予苻洪更為巨大的利益,誰就是苻洪宣誓效忠的物件。當年那個堅決不向劉聰投降的苻洪已經不復存在。

當時,苻洪的實力已經足以自立,也已經有了割據一方的想法,為此還專門改了姓氏(蒲姓改為苻姓)。當屬下建議他向後趙講和的時候,苻洪更是喊出了自己的心中想法:“吾不堪為天子邪”(《通鑑》)。

天下之主,兵強馬壯者為之!當時亂世,建國者何止十六!禮義廉恥都是可以不要的,哪裡還有什麼配不配。能在危難時屈膝投降,就能在強大時稱霸稱王。對於有過三次投降記錄的苻洪來說,這壓根不是事兒。向東晉所丟擲的橄欖枝,完全是苻洪尚未準備充分時的權宜之計,毫無壓力。不用去朝拜,不用去納貢,只是象徵性的低一下頭,就少了一個強敵,多了一份大義的名頭,何樂而不為?

在北伐並不成功的時候,居然有北方實力派來降,即使明知道只是名義上的,東晉朝廷也依然非常高興,這正是體現自己是天命所歸、王朝正統的時候,大晉正義的光環照耀下,足以兵不血刃而略定北方。

這不,有敵將來降!

350年正月,東晉朝廷授苻洪為氐王、使持節、徵北大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冀州刺史、廣川郡公。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