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各地蘇學會反饋,他們在當地盛情邀請知名學者和賢士前往梅林書院講學,大力傳播蘇學經典著作與思想理念。
同時,蘇學會還透過編寫書籍、發放傳單、舉辦演講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擴大蘇學影響力。
蘇學因關注民生、倡導公平正義,深獲廣大百姓和讀書人的青睞。
其傳播範圍之廣、影響力之深,已遠超王學、程學等其他學派。
在許多地方城鎮,蘇學會逐漸匯聚成一股不容忽視的政治力量,如澎湃浪潮,正衝擊著傳統的政治格局。
……
韓幼安端坐書案之前,手中拿著筆,但卻遲遲沒有下筆,神色有些苦惱。
韓幼安來了徐州已經有七八月時間,他在徐州擔任僉書判官,算是徐州三四號人物。
不過,雖然他在徐州頗受知州看重,其餘州官也對他十分敬重,生活亦是過得十分滋潤,但他依然是有些焦慮。
不為別的,就是因為蘇學會。
說實話,徐州蘇學會在他的推動之下發展已經是頗快了,但他聽說周行己等人在各地的發展,相比之下,他在徐州這點成就就不算什麼了。
韓幼安如何能忍。
他可是蘇門六子之一,更是被人稱為小蘇允的青年才俊,怎麼能讓別的人給比下去!
不過韓幼安的確是做了一些努力,但發展依然需要遵循其基本規律,不是他想要快便能夠快起來的。
忽而有腳步聲從外面傳來,韓幼安抬頭一看,乃是蘇學會中的骨幹。
年輕人笑道:“靜寧兄,京中來的信函。”
韓幼安精神頓時一振,趕緊接過來,上面有鐵筆銀鉤的四字:靜寧親啟。
是先生的信!
韓幼安將信函攏進袖中,與年輕人笑道:“謝謝了。”
年輕人有些依依不捨看了一下韓幼安的袖子,韓幼安笑罵道:“這是我恩師給我寫的信,你不能看。”
年輕人不好意思一笑道:“不看不看,我是想著看看蘇學士的筆跡,嗨,寫得是真的好看啊。”
韓幼安一笑道:“我先生的字在朝廷諸公之中也是佼佼者,當然好看啊,不過這是私信,不能給你看,以後你有機會進京,跟先生求一幅字便是。”
年輕人這才喜滋滋而去。
韓幼安趕緊坐回書案之後,開啟蘇允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