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處的去世並不是什麼很值得奇怪的事情。
他已經是耳順的年紀,已經能活到這個歲數的老人家本就寥寥無幾。何況他還習慣於以身作則,奮勇當先。在關中的這接連兩戰,他前後受了三處箭傷,也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六陌之戰可謂是透支了他的生命力,但劉羨見到他的時候,雖然還沒有直接身死,但也接近油盡燈枯。只是由於迴光返照,反而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但這件事對於晉軍的影響仍然很大。畢竟梁王司馬肜的苛待可謂是有目共睹,誰也說不好,周處到底是因為傷勢嚴重而死的,還是因為梁王的陷害而活生生累死的。
得知周處的死訊後,那些隨他死戰過的將士都失聲慟哭。雖然這些人隨周處不過才短短三月,雖然周處在同僚中的人緣可謂是極差,雖然他們差點就因為周處全軍覆沒。但大家都知道,很難再遇到這樣的將領了。於是只要還是能動的,哪怕斷腿瞎眼,士卒們都自發地過來悼念。
這聲勢很快驚動了梁王司馬肜,他聽說周處已死,可謂大喜,對盧播笑道:“老賊死矣!”
但隨即又換上了一副悲天憫人的神情,吩咐道:“建威於國家實有功勞,當重賞才是。”
說罷,他立刻到周處的住所去表達哀悼。對著遺體裝模作樣了半天,好似痛徹心扉一般,當眾悲聲道:“國家不幸!國家不幸!”
只是他的表演實在難以打動人,就連最親近的盧播也忍不住勸諫說:
“殿下,國家不幸要流眼淚的。”
司馬肜則低聲道:“我現在高興得要跳起來,哪裡哭得出來啊!”
不過至少從面子上,司馬肜還是仁至義盡了,當眾主持祭禮,並親自為周處扶棺,派自己的隨從將周處送歸家鄉,隨之帶走的,還有周處的遺物——舊衣三件,甲冑一副,長弓兩把,以及兩箱書卷。其清廉如此,真讓參與官員們感到汗顏。
不過戰爭還在繼續,就當司馬肜正在好畤為周處操辦葬禮的時候,齊萬年也在整理六陌之戰的前因後果。
在被劉羨派軍嚇退後,齊萬年誤以為晉軍是以周處軍為誘餌,襲取了作為大本營的乳峰。故而他率軍直接撤到了更北面的永壽原上。這裡是齊萬年構築的最後一道防線,一旦此地丟失,他就只能被迫離開扶風郡,退入到安定郡內了。
但齊萬年很快就發現出不對,畢竟晉軍的追擊並不頑強,而且乳峰也沒有傳來任何訊息。齊萬年再派乳峰去探查,發現根本沒有晉軍進攻乳峰,那些監視好畤的斥候也才姍姍來遲,使得他終於意識到:原來自己是被劉羨擺了一道。
他想明白事情經過後,不由得對部將們大笑,自嘲說:
“當年我聽說五丈原之戰時,還在心裡嘲笑過司馬懿,竟然能讓死人嚇走大軍。沒想到啊,有朝一日,我竟然也重蹈覆轍了!”
自嘲之後,他隨即又鼓舞將士道:
“不過還好,我還以為連梁山都丟了,若是糧草和輜重丟了,我們還拿什麼與晉人對峙呢?結果晉人竟然不知道乘勝追擊,可見司馬肜是何等的庸才!若現在統帥的是劉懷衝,我怕是已經走投無路了!如此看來,我軍仍是優勢!”
不久,收到周處去世的訊息後,齊萬年又興奮道:
“哈哈,沒枉費我一番心意!周處既死,晉軍軍心必然有恙,此前我六陌戰敗,雖是無心之失,可如今反能令晉人氣驕,可以用欲擒先縱之計了!”
齊萬年確有才能,在打了敗仗的前提下,他竟然能夠喜笑顏開,並略過自己的不利,指出晉軍的缺點,繼而描繪出一番通向勝利的宏偉藍圖來。這一番鼓舞下來,叛軍計程車氣頓時好轉,好似已經反敗為勝了。
說罷,他立刻令大軍回駐乳峰,令美陽處剩餘的胡人守軍前來匯合,並且不斷派小隊騎兵襲擾六陌,做出一副試圖收回六陌的姿態。
劉羨立刻將叛軍的這些動向傳回給好畤,並建議司馬肜無論是退兵還是進軍,最好早做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