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六陌之戰的結果,對於兩軍來說,都不太理想。
齊萬年在得知周處孤軍深入的訊息後,調集了四萬大軍來進行圍攻,意圖全殲對方。可在付出了三千餘人陣亡,五千餘人受傷的戰績後,竟然未竟全功,這無疑是不能接受的。
而周處所部亦是損失慘重,他所帶領的建威軍,在此戰也陣亡兩千餘人,剩下計程車卒人人帶傷。整個建威軍都幾乎喪失了作戰能力。
不過晉軍到底佔領了六陌,完成了原本的戰術目標,這就是毫無疑問的勝利。
但勝利的喜訊傳到後方的好畤縣後,梁王司馬肜的神情卻很難說得上好看。這不難理解,他原本就沒有想過這一仗能贏,或者說,他根本不關注這一仗的勝負,只想趁機報一報私仇罷了。結果不僅未能得償所願,還要對周處進行嘉獎,這毫無疑問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可勝利就是勝利,當受傷的將士們凱旋歸來時,他仍然不得不擠出笑容,親自前去迎接。只是在隨行計程車卒看來,司馬肜的笑容活像被狗咬了兩口,似乎隨時會痛得齜牙咧嘴一般。
而當建威軍的所有將士們出現到眾人視野後,在場所有人都震撼得失去了言語。因為歸來的這些人,彷彿是從地獄般歸來的。在戰爭前,這些人都是雄赳赳氣昂昂的壯士。但此刻,他們要麼斷指缺耳,要麼腿折足殘。很多駭人的傷口,光看著就足以讓人呻吟,其中的血腥味與汗臭味、膿水味混雜在一起,味道直欲叫人嘔吐,更別說還有一些人被開膛破肚,硬把腸子塞了回去,躺在單車上,想再硬撐一段時間,奢望有什麼奇蹟發生。
看著這幅場景,所有沒有參戰的將士都感到羞愧。他們可以想象,這些人是經歷了怎樣的血戰才從叛軍的包圍中險死還生,相比之下,束手旁觀的人簡直就是懦夫。
面對這樣的殘兵,即使是司馬肜也一時感到有些窘迫,作為罪魁禍首,他終於也生出一些愧疚與不安,見到周處後,衷心地說了一句:“建威辛苦了。”
但這句慰問仍然是沒有誠意的,周處僅僅是看了司馬肜一眼,寒暄了幾句,就以將士疲倦至極,需要休整為由,結束了這次凱旋,而後徑直去營中歇息。
這個理由無可指責,但也是當眾落了司馬肜的面子,再看見麾下計程車卒都議論紛紛,頓時又讓他惱火起來。
回到好畤後,司馬肜立刻讓盧播調查,搞清楚到底是出現了什麼意外。等得知是劉羨私自領兵解圍後,他更是急令劉羨前來對答。
當天深夜,劉羨孤身策馬從六陌趕回好畤,司馬肜仍未睡眠,第一時間就與其見面。
司馬肜問劉羨,為何不等待他的命令,竟然私自出兵。
劉羨回答道:“在下已向殿下派使者告知了才對。只是我收到斥候訊息,說情況已十萬火急,稍有遲疑,建威就會全軍覆沒。這哪裡等得了殿下的軍令?只能先斬後奏了。而且我知道殿下的賢明,殿下總不至於明知屬下有難,而不去救援吧?”
這些話頓時把司馬肜噎住了。
他確實收到過劉羨的傳信,但他哪裡會讓劉羨出兵?只當是沒收到訊息,立刻讓使者去歇息,打算以此來拖延時間。至少明面上,他自己都不敢下不許出兵的命令。
劉羨這手先斬後奏玩得確實漂亮,他所處的位置,完全有理由在不收到回信的情況下率先出兵。而且理由如此光明正大:不能對援軍坐視不理。就連司馬肜聽了後,一句反駁的話也說不出來,只能連聲切齒道:
“好!好!好!你說得好啊!這正是我心中所想!”
如此一來,司馬肜和劉羨之間的情分就算是盡了。畢竟這一次劉羨的所作所為,完全把司馬肜玩弄在鼓掌之間,明明只是一個部將,行為卻逾越身份,拉著大旗發號司令,好似他才是全軍的主帥。這種行為不管是誰都難以容忍,搶奪他人手中的權力,往往比殺人父母還遭人嫉恨。
但正如劉羨此前所預料的那樣,此事的影響已經擴散到整個晉軍,無論司馬肜身份如何之高,也要注意其中的影響,若是導致整個局勢再次崩壞,即使是他也無法承擔這個責任。所以即使心中有再多不滿,如以前那般明目張膽地暗害,司馬肜是不敢再對周處或劉羨實施了。
談話結束後,司馬肜也不挽留劉羨在這裡過夜,當即就把他趕出了好畤縣縣衙。
劉羨對此並不留戀,他牽了翻羽,就準備早日趕回六陌。正準備出縣的時候,不料被一個少年叫住名字,說道:
“劉府君請留步,我家主人想請您一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