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時候,司馬肜也辦完了周處的祭禮,心情大悅,除掉了這個眼中釘以後,他也終於把精力又放回到了軍事上,立刻傳令各部將領,到好畤縣衙中集合,一起商量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在召開軍事會議前,司馬肜先表明自己的決心:
“諸位應該知道,朝廷的糧食已經不多了。換言之,而我們要為國分憂,就要及早消滅叛軍。所以我們必須打一場大戰,一場能夠徹底消滅氐賊的大戰。”
“我知道,大戰是有風險的,沒有人想死,可眼下這個情形,卻容不得我們猶豫。敵我雙方的距離已經不超過二十里,在戰場上,這可謂是近在咫尺,大戰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我們原定的計劃是想要各部輪戰,一步步啃下賊子佔據的險要。但根據六陌之戰的先例看,在這樣近的距離進行攻堅,極有可能讓自己陷入到危險中,已經行不通了。”
“所以只能進行合戰,我們要想個辦法組織一場合戰,將在乳峰聚集的這七萬叛軍一舉擊潰,令天下重回太平!”
司馬肜從未在軍事會議上發表過如此慷慨激昂的言論,他所說的話,都是對晉軍頗具重要性,或是絕無可能對士卒產生歧義誤解的事情。司馬肜為人謙虛,但是由於使用“一舉擊潰”這激烈的字眼,使得在場的武將們心中頓感緊張。
司馬肜坐下來後,盧播緊跟著張開地圖,指著敵我雙方各佔的位置道:
“在兵力方面,我軍現在有近八萬人,算上後勤護衛的話,接近有十萬人。而叛軍招來了美陽處的守軍,也不過才有七萬餘人罷了,可以說王師佔有壓倒性的優勢。不過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如果我軍正面向乳峰進攻,敵人可能不會接受挑戰。那樣的話,我們硬攻對方的工事,損失就可能較大了,也不一定能夠取勝。”
“我們必須要想一個辦法,把敵人從乳峰上逼下來,這樣舉行會戰,我們就有較大的把握了。”
這個要求其實非常苛刻,為什麼齊萬年要主動放棄自己的陣地,來和晉軍進行合戰呢?
皇甫重當即提出疑慮道:“這恐怕很難,按照敵軍此前的動態來看,對方應該已是驚弓之鳥,不願意與我軍合戰才是。哪怕我軍正面強攻乳峰,叛軍也有遁入深山的可能。我覺得我們還是不能做如此理想的打算。”
眾人聞言,多頷首認同,畢竟從敵人不敢正面回擊,只敢小隊襲擾的動作來看,叛軍應該是不會輕易出山的。
“那倫叔有何妙策?”司馬肜問道。
皇甫重已有了一個答案,他回答說:“既然兩軍靠的如此近,周圍的地形又如此複雜,難以翻越,我覺得我們可以採用圍困封鎖的策略。”
“圍困封鎖?”
“是,乳峰是三座山,三座山的中間的便是叛軍的營壘,這範圍不超過方圓二十里。我們八萬大軍,足以將其包圍兩圈了!到時候我們圍山修柵,有人下山我們就引箭遠射,他們受困在這一隅之地內,兵力根本施展不開,又沒有外援,憑什麼同我們鬥呢?”
“只是……這耗時會不會太長了?”
“當然不會!七萬人馬,每天的用度多麼巨大,殿下您應該也很清楚。這裡又不是屯糧的城池,沒有人從南邊運糧過來,這麼大點地方,他們能撐一個月就不容易了。更何況,叛軍沒有後方,箭矢基本靠繳獲,用一支就少一支。我估計互射十日,這些逆賊就該無計可施了。”
司馬肜聽到這裡,覺得確實是個不錯的計劃,就又轉首問諸將道:
“你們還有什麼意見嗎?”
劉羨本欲發言,不料還未出口,竟被李含搶先了。李含皺著眉頭起身,對司馬肜徐徐道:
“殿下,問題倒不在於圍困本身,而在於如何實現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