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因為大臣的求情,楊憲榮才倖免於難。在那個時代,楊憲榮身為皇后卻十分屈辱,什麼人都能隨便廢掉她。她作為一國之母卻沒有安全感,性命掌握在別人手中,只能任人擺佈,還不如庶民之女。
隨著永嘉之亂爆發,劉曜帶兵殺入洛陽,將晉懷帝司馬熾和楊憲榮等晉朝宗室家眷全部俘虜。就這樣,楊憲榮再次被廢為囚徒。而她在一次次的廢立之中,被消耗了青春和美貌。
亂世之中的皇后又有什麼話語權呢?她不過是宗室藩王政治博弈的工具和籌碼罷了。她除了聽天由命,再無他法。
常言道:“福禍相依。”身為俘虜的楊憲榮,卻因禍得福,成為漢趙皇帝劉曜的小妾。劉曜見到楊憲榮後,倍加寵愛,甚至超過了其他所有女子,並將其立為皇后。
這是楊憲榮人生中第六次被封為皇后,也是最後一次。楊憲榮為劉曜生下了三個兒子。出於對她的寵愛,劉曜甚至將他們的兒子立為太子。
在與劉曜恩愛相守11年後,楊憲榮病逝。劉曜耗費巨資為愛妻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雖然劉曜在那個時代也並非什麼好皇帝,然而對於楊憲榮而言,他卻稱得上是好丈夫。
楊憲榮在有了劉曜這個依靠後,常常感嘆:“真正的大丈夫就應該像劉曜這樣,可以保護自己的妻兒。”
然而,也正是因為這句話,她落得千古罵名。據《晉書》記載,劉曜曾問楊憲榮:“與司馬家的小子相比,我如何?”
楊憲榮回答:“這怎麼能相提並論呢?陛下您是開創國家基業的聖主,而他則是亡國之君。
他連自己和妻兒三人都不能保護,貴為帝王,卻讓妻兒在凡夫俗子手中受辱。當時臣妾真想一死了之,哪裡還會有今天?
臣妾出身高門世家,總覺得世間男子都一個模樣,但自從侍奉陛下以來,才知道天下真有大丈夫。”原本這番話也算是實話,白痴皇帝司馬衷自然不能與一代梟雄劉曜相比。
然而在後世對楊憲榮的評價中,卻因為她身為亡國之後,不僅沒有選擇為國殉節,反而委身叛軍首領並被冊立為敵國皇后,既不符合皇后的身份,也不合乎女子的準則,因而飽受苛責。
然而,縱觀楊憲榮的一生,亂世之中一個可憐的弱女子又有什麼錯呢?亂世之中的女子宛如飄萍,生與死絕非自己所能掌控。
回首她的一生,不得不說她與皇后之位實在有緣,雖命途多舛,卻也活出了自己的傳奇人生。
或許可以這樣說,是那個時代造就了她的人生,也是那個時代加深了她的悲劇,而這也是當時所有女性的悲劇。
【一口氣看完超越黃泉的世家大族們歷史小知識世家門閥】
說到東晉歷史,你可以不知道東晉的11位皇帝,但一定不能不知道東晉四大家族。東晉四大家族作為門閥制度最突出的代表,他們輪流掌控著東晉的實際政權。
可以說,四大家族幾乎貫穿了整個東晉歷史,其家族勢力足以與皇權抗衡,甚至超越皇權。即使皇帝也不過是他們手中的提線木偶。本期影片就讓我們一起聊聊東晉四大家族。
門閥政治是東晉一朝最大的特色,即皇帝與門閥士族共治天下。東晉影響力最大的世家大族有4家,按照崛起的順序分別是琅琊王氏、潁川庾氏、譙郡桓氏、陳郡謝氏。
其中,琅琊王氏地位最為尊崇。庾氏承上啟下,桓氏以軍事著稱,謝氏最為風流。在這四大家族中,更是人才輩出,尤以王導、謝安等最為傑出。
更為有趣的是,這4家有著藕斷絲連的關係:王導支援司馬睿建立了東晉,庾亮因與司馬睿的姻親關係而掌權;謝安因父親與庾亮是好友,得到了躋身高門的機會;謝家的興起又與桓溫密切相關。
因此,東晉的政治格局往往以門閥執權柄為首,皇帝也不過是表面罷了。琅琊王氏與司馬氏“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便是這一現象的典型寫照。
琅琊王氏是和東晉皇族一起登上舞臺的,其影響力之大,當時便有了“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琅琊王氏的先祖可以追溯到秦國名將王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