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公不合作。紀綱早就有預料。紀綱與魏國公府不是第一天打交道。魏國公府上下,有一種莫名之傲氣。不過,他們有驕傲的本錢,徐達的功績,夠魏國公上下,吃上幾輩子了。
瞧不上一些事情,也是很自然的。
紀綱對此,早有準備。他是備用計劃的。但是而今紀綱心中要先將開城的事情,放一放了。不弄死丁顯,於公於私,對他都有妨礙。
紀綱客客氣氣的與魏國公告辭出去了。
隨即立即開始行動起來了。
丁顯離開魏國公府後,坐在轎子上,整個人搖搖晃晃的,有幾分心神不屬。他的心思不知道飛到了什麼地方去了。面對他面前的局面,真的很難。但是他堅信,其中是有破局的辦法。
人生在世,首先自己要有價值。自己有了價值,對外人來說就有利用價值。當然了,在他看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身就是互相利用。他必須找準了自己的位置,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最大,然後去交換別人給予的價值。
才能一步步爬上去。
任何地方,都不存在鐵板一塊的。南京這
邊是這樣,北京那邊也是這樣,所以,只要找準縫隙,就有自己的地位。
但是這個縫隙,在什麼地方?自己能夠提高多少價值。目標是誰?
一時間,丁顯陷入沉思之中。
獻城這一件事情,雖然是眼前之事,也是最為關鍵之事。但是丁顯還是有自信能夠做好的。對於他來說,也是一樣的魏國公是最優選項。但是除卻魏國公之外,其他想要攀附北京方面的勳貴不知道有多少。
他是可以從其中做手腳的。
但問題是將來?將來該怎麼辦啊?
獻城僅僅是第一關,後面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丁顯忍不住感嘆一聲,說道:「關關難過,關關過。總是有辦法的。」
「大人,陛下再次派人來召見您了。」外面的僕役說道。
丁顯眉頭一皺,心中暗道:「朱允炆已經是冢中枯骨了,尸居餘氣而已。只是而今還有用的時候,不可鬧得太厲害,我知道,他現在一定很生我的氣。但是而今,他也是離不開我的。將來,用他的時候,總之,去見見吧。」
而今一系列的變故,對朱允炆衝擊最大的。
朱允炆明面上經營數年,也有自己的一些死忠。看似管控了南京局面。但是實際上中下層已經完全失控了。
丁顯對朱允炆態度的變化,正是認清楚了這一點。
就好像當初曹操南下,有人勸孫權,群臣皆可降,唯將軍不可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