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掌紀綱的想法
南京開城之功,就是紀綱心心念唸的大功勞。
到了而今這個地步,紀綱從來不擔心。南京城難以攻克,他擔心的是,有人來搶這個功勞。
這一點也多餘。
南京朝廷上下,有無數人想要改弦易轍,最後的投名狀,也就是南京城。
各方面暗流湧動,有這個心思,可不僅僅是紀綱一個人,也不僅僅有丁顯。
丁顯如果得了獻城之功,就是算他無恥之尤,一時間,北京朝廷也不會拿他怎麼樣的。畢竟,不管怎麼說,都是有功之臣。南京朝廷雖然打敗了。但是朝野上下,有這麼多的降臣。
殺丁顯一個人容易,但是引起連鎖反應就不好了。
丁顯的問題也很明顯。
一直以來,朱允炆就沒有讓丁顯怎麼接觸過兵權。畢竟作為首輔還在軍中有影響力的話,豈不是李善長第二,何夕其次。這樣的情況下,朱允炆怎麼能睡得著覺。
所以,丁顯必須聯合其他人,才能做到這一點上。
當然了,丁顯也是優勢的。
雖然而今,南京朝廷幾乎已經失去了控制力。但是到底還在。在文官層面上,丁顯是可以一言可決的。
丁顯只需找一個將領就很容易做到開城投降這一點。
雖然說,南京城中人心惶惶的。但是想開城,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無他,朱允炆是非常謹慎的。他派出了他的絕對親信,巡查南京城池,還派人從各地召集僅有的大軍。準備依託南京堅城做最後之抗爭。
所以暗潮只能是暗潮。
只有有丁顯的遮掩,這一件事情才容易做到。
紀綱此來,其實與丁顯的目的是一樣的。想請魏國公幫忙。畢竟,魏國公一聲令下,什麼不好做的事情,也都好做了。
只是他比起丁顯還是有優勢的。紀綱的優勢在於,他代表了北京朝廷,能與北軍聯絡,必要的時候,能引北軍接應。要比丁顯方便多了。
即便如此,魏國公依然是他最好的選擇。
只是,紀綱也沒有想到,在這裡看見了丁顯。
紀綱頓時感受一絲不妙。
他畢竟剛剛接到了何夕的命令,那就是丁顯必須死。
如果讓丁顯獻城成功,朝廷明面上,也不好殺他。恐怕板子就要打在紀綱身上了。更不要說,開城之功,紀綱早就惦記住了。這種情況下,豈能不對丁顯恨得咬牙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