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重走未來路> 第455 興衰各有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5 興衰各有期 (1 / 2)

第455興衰各有期

魏道乾根基不穩,沒有能力全面清洗以範必克為首,遂妥協態度謹慎安撫諸派系共存的內閣:“只誅首惡範必克,不問其他人等。”

除了首惡範必克被鞭屍懸掛城門,範必克朋黨嫡系基本安好無恙,甚至魏道乾不得不默許範必克嫡長子前往它藩避難。類如魏東生這樣的範必克從屬勢力,魏道乾的打擊報復更加有限,僅僅停止了針對魏和學院的特別財政撥款。

魏道乾的妥協換來內閣諸派系好感,魯豫共和國順利退回君主體制。

1608年簽署濟南盟約前,範必克藉助毛九忠軍威整合河南行省,快速兼併了衛輝伯爵藩、洛陽伯爵藩、南陽伯爵藩、汝南伯爵藩等領地,徹底把河南行省併入魯豫共和國版圖。魏道乾憎恨範必克,卻欣然接受範必克等產業貴族的努力結果,把舊四伯爵藩國視作魯藩固有疆土。為了安撫河南行省百姓,魏道乾甚至私下把魯藩改名為魯豫聯合王國,藉此永久霸佔河南行省。

蟄伏三年時間之後,魏道乾漸漸釐清內閣派系底細,旋即開始小動作。

魏道乾想透過一場酣暢淋漓勝利建立威望,而後恢復君主權威。選來選去,魏道乾選中吳藩作為殺雞儆猴物件。1612年到1614年的魯吳戰爭,此前聲名不顯的魯藩海軍都能逼贏吳藩,可見吳藩海軍並沒有想象中那樣強大。1614年到1621年這七年時間,無論魯豫共和國還是魯豫聯合王國都拼命建造戰艦,海軍實力只會更強,或能輕鬆碾壓吳藩。

可是,戰爭哪有魏道乾想象的這樣簡單。

首先,戰艦數量增多並不意味戰鬥力提升。魯豫共和國退回魯豫聯合王國劇烈轉變期間,昔年逼贏吳藩的優秀海軍將領固然悽慘到沒有罷官免職,卻從此被魯藩王室刻意打壓、限制使用,進而嚴重影響了魯藩海軍的戰鬥力。其次,魯吳第一次戰爭結束之後,吳藩國民皆視為奇恥大辱,內閣拼命操練海軍,研究新戰術,與九年前的吳藩海軍相比明顯有了質變。

魯吳第二次戰爭爆發,魯藩海軍的確曾一度佔據優勢,可隨著戰爭曠日持久化,吳藩海軍的新戰術體系漸漸起效,勢頭越打越猛。僵持到1625年,吳藩連續贏得多次大規模海戰,甚至差點火燒青島港,迫使魯藩不得不割地賠款認輸。

魏道乾非但沒有重塑王室權威,魯豫第二次戰爭反而成為他一生汙點。

說句實在話,無備的魯藩打有備的吳藩,吳藩自然而然更接近勝利。可魯藩百姓才不會這樣善解人意呢,九年前能打贏,就年後怎就輸了?答案肯定不是吳藩海軍強到無法挑戰,而是魏道乾昏庸無能,遠遠不如範必克。

面對全國眾口一詞指責,魏道乾只好繼續蟄伏。

當然,魏道乾非常不甘心,正面戰場失敗之後,他又嘗試尋求外交手腕致勝,希望聯合皇室海陸進擊,徹底打垮吳藩。

1616年,魏順帝遇刺而亡,嫡長子魏勝明繼位,是為魏夏王朝第十五任皇帝。

魏勝明崇尚無為而治,總體延續父親魏順帝的政策,“外交為主,軍事為輔”理念謹慎恢復魏氏威望。魏勝明特別謹慎用兵,輕易不肯出兵干涉各藩內政,但吳藩或許是例外。近些年來,吳藩積極進取搶奪越藩和衛藩等舊海洋帝國的貿易份額,又利用海軍優勢阻擊魯藩、燕藩、魏藩、趙藩等新興海洋國家,漸漸成為壟斷毒瘤。不止魯藩,許多藩國都想削弱吳藩,他們想來應該不會反對皇室用兵吳藩。

魏勝明和魏道乾暗中策劃到1629年,皇室集結20萬步騎從陸地進攻吳藩,皇室海軍和魯藩海軍則從海洋向吳藩發起進攻。

追溯吳藩之始,它是北中國諸藩削弱皇室的一顆釘子。吳藩時刻牢記建藩原因,不惜耗費巨資在夏吳邊界建立密密麻麻的稜堡,號曰稜堡長城。可惜時代在發展,稜堡長城面對皇室最新研發的新式攻城戰術駭然全面崩潰,短短兩月時間,皇室軍隊就迅速佔領吳藩絕大多數國土,吳藩僅能依託山地艱難保衛處州府、台州府、溫州府等地。

稜堡長城大潰敗彷彿一道颶風席捲魏夏帝國,各藩國紛紛不可思議語氣歎服這場戰役,熱情謳歌魏勝明乃是魏夏王朝的中興之主。

話說,毛九忠百戰百勝橫行舊大陸那段時間,兩次反魏包圍網都被毛九忠輕鬆撕裂,皇室的表現很難令人滿意。彼時群議洶洶,都說魏夏得國將近三百年,也該到了改朝換代時候。怎想就在魏夏王朝生死存亡危機關頭,先有魏順帝安撫內外諸藩,領導魏氏諸親藩艱難抵抗毛九忠侵襲;後有魏勝明這樣傑出繼承人,竟能短短兩月時間就把強盛海洋帝國吳藩打的暈頭轉向。

某種程度而言,魏勝明比毛九忠還厲害。

中原諸藩國之所以能夠拖死毛九忠,靠的就是各藩境內的遍地稜堡。毛九忠野戰無敵,也不怕稜堡要塞,但是攻取一座稜堡要塞總要耗費無數時間和無數兵力。論阻遏毛九忠之功績,稜堡戰術乃是當之無愧的首功。吳藩的稜堡長城防線更把稜堡戰術發揮到極致,可毛九忠束手無策的稜堡戰術,卻慘遭皇室軍隊輕鬆瓦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