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倆賴不下去了?
李時珍去了別室,健布與健威說:“李二蛋就是東夏王世子吧?你要走你走的,我要看看東夏人到底有什麼陰謀……難道他讓李時珍用毒,毒死一大片?按說不會,他狄阿鳥也不能毒到這種程度。”
正說著,有人敲門。
健威出去,也拿了一封信回來,苦笑說:“爺爺。李二蛋給我寫的。”
健布一把奪走,迫不及待抽出來,甩開一看:“字不咋樣……”這是靖康的規矩,講究字如其人。
然而大覽一番,他頓住了,告訴說:“小威。你也不用走了。李二蛋要你與使團一起回。”
健威大吃一驚,連忙去執信。
然而健布把他瞪回去,又說:“他在稱讚我,他說我把你培養得好,不對,這句就不對了,說在靖康還能有你這樣的……怎麼?我們朝廷就不能自幼習武,文武都好了?還說使團給我捎了東西。”
他斷言說:“不對。”
健威的眼神也變得疑懼。
是不對。
按說即使他沒有識破自己,他阿爸也識破了,爺爺都分析過的,這特意誇爺爺,還要送什麼禮物……還將代為拜訪之。
令人感覺不對而且不安。
健布又說:“這使團夠快的。說是隻怕我們收到信時,使團已經踏足南下,讓你耐心等候,或許對你另有任用。”繼而他質疑說:“若他爹在,使團有這麼快,我一點都不奇怪。他爹遠在他們的通京。他使團能說來就來?”
使團抵達,那是國事與商,哪有沒中央啥事的?
你來回商定出使的目的,確立一下使團的人員,正負使,準備些事宜,那就不是幾天的事情。
健威沉默片刻說:“在靖康不會這麼快,但那是東夏,東夏有言:好男兒比馬快!”
說完,他去找李時珍,去告訴李時珍自己也不用先走了。
大概是被信催的,天亮之後,東夏使館上的人露面了,找了很多人排練隊伍,還找了些抱鮮花的女孩子,看來使館很重視這次的使團。
健布好奇東夏的迎接儀式,到處問人,才知道這個抱鮮花的女孩子迎接將領還是有些來歷的。
當年狄阿鳥與大將趙過起兵時,動不動兩人就幻想說,將來立下功勞回去,滿城少女都會抱著鮮花迎接。
當年他倆這麼說,沒人覺得有什麼,然而時過境遷,山河鉅變,他狄阿鳥成了東夏國王,他趙過成了一國大將,當年聽到他們這些話的人怎麼想,怎麼看?他們甚至相信,在國王陛下的眼裡,少女抱著鮮花來迎接,是大王最喜歡的,是大將軍最喜歡的,大王和大將軍都喜歡,何況他人?
這不就成了他們東夏的禮儀風俗?
而在靖康,少女們可以湧上街頭去看,但不能放到禮儀制度上去,否則會被腐儒們牴觸,大喊傷風敗俗。
健布卻看他們排練看得津津有味,樂不思家。
時而他還會關注東夏的佇列操演,甚至動不動自告奮勇去糾正點啥,好像只有他滿意,東夏此次抵達的使團才會滿意。
然而只操練三日,使館就自總使而下帶著他們出城了,原來東夏的男兒比馬快絕非虛傳,使團立刻就要到了。
健布和健威也去了。
竟然是上午到,只能說是連夜趕路,眼看著日上三竿,路上雪塵一片,爺倆就一下想象得到,這使團是一夥抱鞍急行的丘八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