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曲盡星河> 一百零二節 叮囑細點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一百零二節 叮囑細點兒

健威看爺爺忙著寫信,也就先睡了,天亮醒來,聽健布說是給他出去買些東西攜帶,知道這是個藉口,並不揭破,只是喊著要跟著。

健布也沒有拒絕,帶著他出門,發現東夏人並不在意他們爺倆,就直接奔董文府上去了。

到了董文住所,董文見到健威也吃了一驚。

健布與他說了健威的事情,又說派他去東夏學習兵法,董文卻是支援,並囑託健威好好學,自己可以為他隱瞞。

說了不大會兒,董文便特意詢問健布:“拓跋曉曉一家是逐自由而去,還是會造反?真有那麼嚴重,要以重兵撲滅嗎?”

健布肯定地說:“必反無疑。”

他又說:“拓跋曉曉善戰知兵,拓跋氏族人感念他入京為質,從者必眾,張懷玉西向,先皇又謀奪北平原,朝廷在陳州已沒有重兵,必須先下手為強,在東夏使者抵達前出兵,不必等陳州的訊息。”

董文嘆道:“陳州沒有訊息就出兵,過於草率吧,剛剛白登山……”

健布見他寡斷,問他:“羊杜他們有什麼看法?”

董文搖了搖頭,回答說:“不知道。羊杜一介閒爵,與我並不接觸。聽說最近他與東北一系的將領往來較多。”

健布細數幾個將領,輕聲問:“以此看來,羊杜必舉薦陶坎,你要答應下來。陶坎為將可讓人放心,關鍵是羊杜……他在倉隴有基礎,若陳州事亂,倉隴乃是重中之重,他若薦陶坎,就會給陶坎助力。”

董文壓低聲音說:“君侯肯定他舉薦陶坎?”

健布點了點頭,也壓低聲音說:“平定叛亂,不只在拓跋曉曉,陶坎在夏人中有積威,可用之。”

董文嘆道:“怪不得他力主陶坎掌北大營。”

健布說:“皇帝卻不一定信得過陶坎,也許以你為將,陶坎為副,若是如此,你出兵時要重視關隴李閥。”

董文吃驚道:“狄阿鳥妻族?滅之,用之?”

健佈道:“穩之。滅之談何容易?狄阿鳥又善罷甘休?用之?你敢用麼?你只需要穩住他們,讓他們明白,東夏無意現在取陳州,他們兩不相幫就行了。李閥絕非你想的那麼簡單……取陳州之後,勢力又不知如何發展。切記,拓跋曉曉會惦記他們,但他們絕不會為拓跋氏所用,小心中了反間計。”

董文笑道:“君侯連反間計都聊想到了?”

健布也笑了,說:“拓跋氏佔據隴上,李氏浴血奮戰,時過境遷,然而他們的血海深仇怎好消除……拓跋氏百姓過得不好,李氏也有責任吧?拓跋曉曉覺得有東夏的支援,自然圖謀李氏支援他,但怎麼可能呢?李氏是我雍室軍功世家呀。”

出了董文府邸,健威忍不住說:“爺爺怎麼與舅舅說那麼細,他現在是大將軍,不覺得損顏面嗎?”

健布苦笑:“不細不行。他是四平八穩的人,盛世中領兵無甚大傷,眼下局面?卻非他能夠應付。”

健威不得不同意,董文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皇帝是誰?

是董文的親外甥,但他沒有陳州造反的證據,他都不會站出來力主大炮打蚊子的,他就是這樣的性格呀。

健威又說:“人都盛傳你與羊杜不合。你與他相比,誰更適合為將?”

健布想了一下說:“狄阿鳥的父親對他有知遇教導之恩,他把自己劃到了另一個派系了吧。若是非要比較我和他,披堅執銳,他不如我,攻城略地,他也不如我,但要運籌協調後方,我不如他,統籌滅國大事,毀敵民心,我亦不如他……至於誰更適合為將,自然非我莫屬。”

健威愕然。

健布輕聲道:“不以戰陣為強者,雖有軍略,止於謀臣,非將。”

這邏輯?

健威腹誹道:“還不是不服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