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在戶外跑步熱身半小時。
清晨的氣溫不高,戶外的濕度很大,有些濕冷,剛跑了10分鐘,飛羽竟有種被雨淋濕的錯覺。衣服貼在身上,每跑一步就被布料拖拽面板。又過了5分鐘,她覺得自己已經到了極限。
一旁的許知瀾看出她的不適,鼓勵道:“這裡海拔有點高,剛來確實需要適應。你先別管速度和步伐,重點調整呼吸。”
飛羽感謝的向她點頭,稍稍放慢速度,開始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有好一些,但沒有好太多。
30分鐘下來,她又累又喘,渾身濕透,就像一隻落水後拼命游上岸的小狗。
體能教練讓大家一邊調整呼吸一邊走進體能館。
本以為會進入傳統健身房的飛羽在進入體能館後,瞪大雙眼。
這裡沒有跑步機、橢圓儀、劃船機,也沒有槓鈴、啞鈴和綜合力量訓練器,也看不到瑜伽墊和瑜伽球。
這裡像一個巨大的遊戲廳。
將近一千平的空間內,分散著10臺不同的裝置,有的像配有大電視的體感遊戲區,有的像模擬飛行體驗器,還有一些她叫不上名字也想不出幹什麼的儀器。
每臺儀器都連線幾個螢幕和複雜儀器。
“歡迎來到攀巖隊體能館,”體能教練看出飛羽的震驚,笑著向她介紹,“我們和體育大學、貴市大學聯合研發了這套綜合體能訓練室,不再用傳統的裝置和器材,而是把所有訓練都融合進體感遊戲或操控遊戲裡,同時能精確記錄運動員各項指標和每個小肌肉群的表現,更直觀的體現訓練成果。你今天的體能訓練包括核心控制兩項、重心控制、全身反應和精準度。你的專屬體能教練是孫哥——孫哥這邊,你倆認識一下,然後就開始吧。”
孫哥頭發半百,精瘦有力,看著就是個典型的教練形象。他帶著飛羽來到牆邊的一組裝置前,跟她介紹。
“這個練核心控制。先選三條不同阻力的彈力帶,分別戴到大腿、膝蓋和小腿,讓兩條腿保持半蹲姿勢。”孫哥說著幫飛羽戴上三條阻力帶,“然後你兩手舉著這根拉力杆。這根杆連在機器上,它的拉力在隨時變化,你要做的是盡量在保持身體半蹲、上身正直、兩手高舉頭頂把拉力杆盡量舉平,同時慢慢的踱步往左邊走。我先把拉力峰值和變化速度調到最低檔,咱們根據你的情況慢慢往上調。”
飛羽沒試過這種稀奇的裝置,她大致明白教練的意思,但直到拉力杆突然被儀器牽扯著向內收,她突然get了這項訓練的目的。
保持半蹲的情況下,人可以比較好的收住核心,而將拉力杆高舉到頭頂,靠的是背肌的控制。這可以讓人同時練到核心腹肌和背肌。
真正難的在於她需要向左發力來與之對抗,而拉力杆向右的力卻在隨時變化。
當拉力杆的力逐漸增強時,飛羽的核心和背肌同時收緊,努力向左發力。但當拉力杆的力突然變弱,飛羽仍然保持向左使勁的慣性時,整個身體又會向□□斜,拉力桿直接被拽到身體左側斜下來。
適應了幾個回合之後,孫哥暫停了機器,讓飛羽喘口氣。
“感覺怎麼樣?”
“很好玩!下一把加大等級吧。”飛羽雖然在喘氣,卻很興奮。
“哈哈好!下一把拉力峰值直接翻倍,但變化速度只是增加0.3倍,你再適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