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輪練習飛羽仍然完成的不錯。
第三輪,拉力峰值不變,變化速度直接翻倍。飛羽不出意外的在拉力驟減時被自身向左發力的慣性差點帶倒,幸虧孫哥出手扶住她。
15分鐘的練習結束,飛羽大汗淋漓。
孫哥在裝置的一個螢幕上點了點,做資料統計,同時說:“你第一次做這個,表現已經很不錯了。下面咱們去第二個核心控制。”
第二個核心控制裝置在一面簡單的訓練牆邊。大仰角的牆上有引體向上杆和幾個不同尺寸不同方向的小捏點。飛羽按照孫哥的指示先在腰間緊緊綁上一個有感測器的厚腰帶,然後起跳抓住引體向上杆,雙腳騰空。
“好,身體控制垂直靜止,我會把拉力繩固定在你的腰帶上,拉力也是隨時變化的,你要做的是盡量保持住身體垂直靜止。”
剛掛上拉力繩,飛羽就感覺一股強大的力拉著自己的腰往右拽,她使勁收緊核心,不夠,身體已經被向右拉去。她又集中意念收緊背肌,這才堪堪控制住身體不被拉走。
但下一秒,拉力突然變小,她的對抗又變成了向左的慣性,眼看身體就要向左擺。飛羽只得再次發力核心收緊。
這樣過了幾輪,她已經找到了訣竅:每次拉力發生變化,她都只動一處肌肉來應對。先是腹肌,然後換背肌,再換腹肌,再換背肌,這樣輪換著讓每一處肌肉被迫增強。
又過了15分鐘,這一項也結束,飛羽已經渾身痠痛。
“下一項不累,咱們正好借機緩一緩。”孫哥鼓勵她。
下一項是重心訓練。飛羽站在一個好像上下顛倒的博蘇球上,一個圓球套著一個平面,她兩腳踩在平面上,隨著自己重心的移動,圓球隨之旋轉,腳下的平面也跟著傾斜。
她要透過控制自己的重心,來控制眼前螢幕上的一架飛機穿過密集的石林。
10分鐘後,她的飛機已經墜毀8次。
“說好的緩一緩呢?怎麼感覺練這個更累了?”飛羽心疼小飛機。
“哈哈哈真的是緩一緩,因為你最後一項才是真正累的。”
最後一項果然累,是在大電視機前的體感毽子游戲,螢幕上飛來的毽子可能出現在任何角落,飛羽需要手腳並用把毽子截住。這一項的難點在於,毽子明擺著在吊拉飛羽,前一個還在左上角,下一個就飛到右下角,逼得她左右上下的蹦跳。更可怕的是,毽子非常小,必須準確到達一個精度很高的位置才能截住。
果然累,才玩了5分鐘,就躺在墊子上大喘氣。
這和幾個月前鵬哥訓練她“翻面”是一樣的效果。
四個訓練專案很快結束,飛羽雖然累到不成人形,但心裡卻在暗爽。
不愧是國家隊,體能訓練的方法有趣又有效,在遊戲中就精準的練到了她好幾處能力。
其他幾個運動員也都由自己的專屬體能教練帶領著做各自的專案,有個專案是模擬蝙蝠倒掛睡覺的體感遊戲,練的是腳面和腳踝的力量。還有個專案是幾十年前特別流行的穿牆遊戲,但牆上挖的洞往往前一個是蹲在地上,後一個就是跳在半空中,練的是下肢爆發力。
體能時間結束,潘指導的副手進來通知大家:“都趕緊回去洗澡換衣服,換上有贊助商點來館裡集合,今天拍攝和採訪,都給自己整幹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