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平日訓練中會有3公裡甚至5公裡的跑步,但都是慢跑,目的是讓身體和各關節熱起來。她從沒有練習過配速、變速跑、加速跑之類,所以根本不清楚如何控制速度,如何達到好的成績。
最終她跑到了15分30秒,這一項拿到漂亮的0分,著實尷尬。
許知瀾安慰她:“沒事。你只是不適應這種體測方式而已。下午還有3項,好好發揮。”
下午是後三項:臥拉相對力量、指力條耐力、捏力相對力量。
臥拉可以充分反映運動員肩背的力量,這一項大部分人成績都不錯,也比較平均。
指力條是攀巖選手特有的訓練器材。在牆壁釘入一塊長形木板,木板上有各種大小粗細不一的凹槽,可以將手指最前端的關節放在凹槽內,懸空身體。全身的力量就在這幾根手指的一個關節上。
這是攀巖運動員最引以為傲的能力。
這也是秦臻之前教給飛羽的秘密武器。
秦臻的訓練方法非常變態,從五個指頭同時捏,逐漸減為四個、三個,最後甚至是一個手指。這還只是靜態,他要求飛羽每天都要練習靠指力引體向上。但這還不是最難的,更難的是靠指力引體下降。
引體向上還可以藉助身體爆發力和背肌,但反向的下降,幾乎是對指力的極限挑戰。
飛羽在剛開始這樣訓練時,三個手指的靜態就是極限。但每天早中晚三次5分鐘指力訓練,堅持到今天,她已經可以兩指引體向上和下降。
所以指力條耐力測試,她是男女組之間的最高成績。
捏力相對力量同樣是對指力的評測,但和前面指力條不同的是,指力條測試的是在負擔運動員體重情況下的指力,更多考驗的是食指中指。而捏力則是對著捏力儀使勁捏,主要考驗大拇指。
飛羽的成績同樣在上游。
一天的體測下來,身心俱疲。晚上教練組沒有安排訓練專案,只組織了一場晚宴,有國家攀協的領導來講話。
領導講話這種事情,大部分運動員都心不在焉。飛羽更是將手偷偷藏在桌下發訊息。
“張局是你們大領導嗎?”她問陸風銘。
“是,他去給你們講話了?”回複來的很快。
“嗯,相當慷慨激昂,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要去比賽呢。”飛羽往嘴裡塞了一顆西蘭花,邊嚼邊打字。
“有沒有鼓舞到你們?”
“哈哈哈完全沒有。他說了整整30分鐘體能測評的意義,反正就是我們做的都不夠好,得按他說的來才有可能進奧運出成績。”
“他和潘指導都是老派系,一起從高山專案下來的,兩人很多理念相似。”
“無所謂吧,趕緊講完我就能光明正大吃飯了。好餓。”
“你們今天訓練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