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其它小說>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第611章 老死孤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11章 老死孤島 (1 / 2)

乃齊兵未至,而群臣遁逃,將士敗降,齊之一統,指日可睹矣。至是而一二士子率鄉愚以抗方張之敵,是以羊投虎,螳臂當車,雖烏合百萬,亦安用乎!然其志可矜矣,勿以成敗論可也。——計六奇《明季南略》

~~~~

劉堪領悟到魏晉風流真諦後,於廣德元年十月,將南京城內最後一批不降官吏,全部打包發往朝鮮。

如此,南明孤臣便可與弘光皇帝、朱三太子一起,共度荒島餘生。

廣德皇帝的這種寬仁舉措,讓群臣側目,尤其一些南明官員,他他們本就對朝鮮風物知之甚少,不知道江華島生存之惡劣,錯把流放當成是赦免。

於是,大家紛紛稱讚小皇帝仁慈。

善於揣摩聖意的翰林院學士們,立即上疏,一番莫名其妙的阿諛奉承,直把十六歲的劉堪比作仁慈愛民的宋仁宗、漢世祖(劉秀)。

張溥不無肉麻寫道:“聖天子雨露均霑,恩施遠人,澤及明臣。”

大齊上下,士農工商,無不渴望休養生息。

劉招孫征戰多年,所向披靡,他雖然替大齊打下一千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然而現在,大齊各地殘破,很多百姓尚未安居樂業。

帝國那架狂飆突進的戰爭機器,已經榨乾了遼東,山東河南,現在隆隆向前,眼下又要開始吞噬江南……

劉招孫廢除科舉,廢言官,幾圈主義,得罪天下讀書人。

幾萬,幾十萬人中,總有那麼一兩個不要命的儒生,編段子黑他,這都在情理之中。

比如有人說太上皇窮兵黷武,望之不似人君(他是太上皇半人半神,全身肌肉暴漲,當然不像皇帝)。

有人說太上皇在瀋陽獵場狩獵時,一天之內射殺三百九十九隻野鹿,人稱鹿宗。

有人說劉招孫好色無度,夜御十女,因為服用金剛散太多,所以最終沒有子嗣……

多插一句,南京被齊軍攻克前,南明將大齊比作北齊,把劉招孫比做喪心病狂的高歡。

文臣天生厭惡戰爭,打仗時,他們沒有用武之地。

新皇親政,太上皇露出有放權苗頭,無數類似康應乾的野心家,紛紛站出來,大家都希望劉堪能改弦更張,要以柔德治國,關心百姓疾苦,輕稅減賦。

最重要的是,小皇帝要重用自己,提高自己的官位和俸祿。

劉堪寬恕了黃端伯,寬恕了很多必死之人,這讓大家看到希望,看到在大齊實現文治的希望。

當然,如果這些野心家們能預測未來,能夠看到劉堪後來比他父皇劉招孫更殘暴(因此諡號“齊武帝”),他們就會有新的想法。

劉堪下令將南明君臣送走,當然不是要放他們一馬,而是讓這些孤臣們去江華島自生自滅,去完成貝爺沒有完成的荒野求生的夢想。

雖然十多年來,死於太上皇之手的賊人,沒有八千,也有一萬,但其實,劉招孫骨子裡並不是個殘忍的人。

這話,粗聽起來有些虛偽,然而卻是實情。

太上皇能寬恕黃端伯,能寬恕一個差點殺死自己的兒子的刺客,劉堪卻不能。

劉堪的母親張嫣,當初是被朱由檢下令毒死的,小皇帝表面風平浪靜,其實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

他要讓朱由檢的徒子徒孫們付出代價。

只是礙於父皇掣肘,類似滿清那種大規模屠戮明藩王宗親的報復行動,才遲遲沒有進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